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狸樂聚
貸款
房仲
社宅
賣厝阿明Line
收起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租客住10年=房子被操10年?中古屋內行人曝:你看到的都不是全部」 | M傳媒

「租客住10年=房子被操10年?中古屋內行人曝:你看到的都不是全部」 | M傳媒
M-news 「租客住10年=房子被操10年?中古屋內行人曝:你看到的都不是全部」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30年老屋、而且買來就出租10年,這樣的房子你敢買嗎?」一名打算入手中古屋的網友...

「租客住10年=房子被操10年?中古屋內行人曝:你看到的都不是全部」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30年老屋、而且買來就出租10年,這樣的房子你敢買嗎?」一名打算入手中古屋的網友近日在臉書《賣房知識家》社團發文求助,看中一間屋齡三十年的老公寓,但屋主從買進後就一路出租到現在,從未自住。雖然價格看起來甜、地段也不錯,但想到長年租客的使用狀況,他開始擔心是否會踩雷,引發網路熱烈討論。

 

這位網友指出,屋主近十年來都只單純出租,近期因為需要資金而想出售。

外觀看起來還算乾淨,但他心裡總覺得「30年老屋+長期出租」的組合一定有很多看不見的問題,擔心後續維修成本爆炸,只能上網向有經驗的人求救。

 

資深房仲直言,這類物件確實要更謹慎。

因為出租屋普遍存在一個特性:租客不會像屋主一樣愛惜房子,加上屋主為了節省成本,大多只做最基本的維護,能不修就不修。外面看起來乾淨不代表裡面沒問題,真正麻煩的通常是那些「藏在牆壁、地板、天花板後面」的地方。

 

30年老屋若又長期出租,更要小心早期老建材。

像是鋁線電路、鍍鋅水管,很多已不符安全規範,管線內部早就鏽蝕、老化,漏電或水管爆裂的風險比你想像的更高。若接手後要重新拉電、換水管,少說也是十幾二十萬起跳,更別提可能牽動泥作、收邊、油漆,預算很容易越滾越大。

 

老舊出租屋另一個地雷是「違規隔間」。

不少屋主會為了增加租金收入,把一間房隔成兩間或三間,甚至把客廳加隔間變成套房。這種未經許可的隔間不只影響結構與逃生動線,一旦購屋後才發現違規,後續處理是買方的痛苦。專家建議,一定要比對謄本、原始竣工圖,必要時請建築師看現場。

 

房市專家強調,關鍵在於「預算要抓夠」。

若屋況明顯需要整修,建議至少準備總價 10%~20% 做為裝修備用金,若是電路、水管、防水全要更新,甚至可能要更多。另外,買之前最好花點小錢請專業驗屋公司檢查,從管線、漏水、結構細看,避免交屋後才驚覺變成無底洞。

 

專家也建議,30年老屋最大的價值通常在地段與坪數,只要價格談得漂亮,屋況又能在你預算內修繕完成,依然是值得出手的標的。但如果屋況太糟、問題太多,就要冷靜評估:到底是買房,還是買一個「裝修地獄」回家?

 

買老屋最怕的不是屋齡,而是「不透明的使用痕跡」。

長期出租的物件更要提高警覺,該查的查、該驗的驗、該談的談。與其貪便宜買到一堆麻煩,不如在出價前把每個風險看清楚。只要做好功課、算清成本,老屋也能變成好屋;但若盲目衝動,便宜可能只是未來無止盡維修費的開端。買房是人生大事,慎慎慎,永遠不嫌多。

中古屋便宜真能買?30年出租屋「看不見的維修費」曝險 | M傳媒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30年老屋、而且買來就出租10年,這樣的房子你敢買嗎?」一名打算入手中古屋的網友近日在臉書《賣房知識家》社團發文求助,看中一間屋齡三十年的老公寓,但屋主從買進後就一路出租到現在,從未自住。雖然價格看起來甜、地段也不錯,但想到長年租客的使用狀況,他開始擔心是否會踩雷,引發網路熱烈討論。

 

這位網友指出,屋主近十年來都只單純出租,近期因為需要資金而想出售。

外觀看起來還算乾淨,但他心裡總覺得「30年老屋+長期出租」的組合一定有很多看不見的問題,擔心後續維修成本爆炸,只能上網向有經驗的人求救。

 

資深房仲直言,這類物件確實要更謹慎。

因為出租屋普遍存在一個特性:租客不會像屋主一樣愛惜房子,加上屋主為了節省成本,大多只做最基本的維護,能不修就不修。外面看起來乾淨不代表裡面沒問題,真正麻煩的通常是那些「藏在牆壁、地板、天花板後面」的地方。

 

30年老屋若又長期出租,更要小心早期老建材。

像是鋁線電路、鍍鋅水管,很多已不符安全規範,管線內部早就鏽蝕、老化,漏電或水管爆裂的風險比你想像的更高。若接手後要重新拉電、換水管,少說也是十幾二十萬起跳,更別提可能牽動泥作、收邊、油漆,預算很容易越滾越大。

 

老舊出租屋另一個地雷是「違規隔間」。

不少屋主會為了增加租金收入,把一間房隔成兩間或三間,甚至把客廳加隔間變成套房。這種未經許可的隔間不只影響結構與逃生動線,一旦購屋後才發現違規,後續處理是買方的痛苦。專家建議,一定要比對謄本、原始竣工圖,必要時請建築師看現場。

 

房市專家強調,關鍵在於「預算要抓夠」。

若屋況明顯需要整修,建議至少準備總價 10%~20% 做為裝修備用金,若是電路、水管、防水全要更新,甚至可能要更多。另外,買之前最好花點小錢請專業驗屋公司檢查,從管線、漏水、結構細看,避免交屋後才驚覺變成無底洞。

 

專家也建議,30年老屋最大的價值通常在地段與坪數,只要價格談得漂亮,屋況又能在你預算內修繕完成,依然是值得出手的標的。但如果屋況太糟、問題太多,就要冷靜評估:到底是買房,還是買一個「裝修地獄」回家?

 

買老屋最怕的不是屋齡,而是「不透明的使用痕跡」。

長期出租的物件更要提高警覺,該查的查、該驗的驗、該談的談。與其貪便宜買到一堆麻煩,不如在出價前把每個風險看清楚。只要做好功課、算清成本,老屋也能變成好屋;但若盲目衝動,便宜可能只是未來無止盡維修費的開端。買房是人生大事,慎慎慎,永遠不嫌多。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