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聯併購臺灣都更 打造公辦都更第二品牌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今日正式合併臺灣金融聯合都市更新服務公司,這樁「公公併」交易總金額1.91億元,將為台灣金聯推動公辦都更、平價住宅和包租代管等「永續三安」目標增添重要動能。
台灣金融界迎来一宗重要的「公公併」案。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於9月1日正式宣布合併臺灣金融聯合都市更新服務公司,每股交易金額3.504元,總交易金額達1.91億元。這項合併案將強化台灣金聯在公辦都更領域的佈局,為其打造繼平價住宅後的第二品牌奠定基礎。
公公併策略佈局 強化都更服務能量
台灣金聯是財政部督導的公司,而成立於2018年的臺灣都更服務公司17家股東全是公股機構,可說是純正的公股血統。台灣金聯原本就持有臺灣都更20%股份,是最大單一股東,其他股東包括全國農業金庫、八大公股行庫及各金控旗下資產管理公司,各持有5%股份。
台灣金聯董事長宮文萍受訪時指出,這次合併旨在配合政策方向。她解釋,臺灣都更公司資本額僅5億元,業務局限於諮詢和全案管理等服務項目;相對地,台灣金聯資本額達105.72億元,資金實力雄厚,能夠擔任都更案的出資者或實施者。「都更需要資金支持」,兩家公司合併後將能提供更完整的都更服務。
財務結構穩健 現金收購不稀釋股權
針對合併架構,台灣金聯強調此次交易全部以現金支付,且公司股本並未擴大。台灣金聯用現金交換臺灣都更股東手上的股票,換得的股票將全部註銷,因此逾百億元股本的台灣金聯不會因這起合併案而有每股獲利被稀釋的疑慮,財務結構保持穩健。
宮文萍表示,台灣金聯以年度平價住宅銷售案聞名,合併臺灣都更後,「我們要進軍公辦都更,希望未來除了平價住宅之外,公辦都更可以成為台灣金聯的第二個品牌。」臺灣都更公司原有團隊14人中,僅兩三人離開,多數人員留任,已經具備相當規模的專業團隊。
積極參與公辦都更 首戰中山民安案
台灣金聯已經確定將參與臺北市政府與臺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攜手推動的中山民安公辦都更招商案,該案將於9月29日決標。宮文萍分析,公辦都更有幾項優勢:首先,通常位於精華地段,「我們就不用去獵地了」;其次,地方政府通常已經完成大部分整合工作,「我們不需要自己去買地然後再來蓋,我們就直接投標。」
她特別強調,住都中心負責的案子中,如海砂屋、輻射屋等有安全疑慮的建築,隨著台灣地震頻傳,迫切需要進行都更。「這些我覺得也是迫切需要,也是比較符合我們公股性質的,我們希望來參與這部分。」
推動「永續三安」 實現居住正義
宮文萍揭示台灣金聯未來業務發展的三個目標,全部環繞居住正義主軸,希望做好「永續三安」工作:第一安是平價住宅,讓民眾能夠安心成家;第二安是公辦都更,讓國人能夠安全居住;第三安是包租代管,讓百姓尤其是高齡者能夠安適生活。
在包租代管方面,宮文萍指出,現代社會大家生活忙碌,比較願意把出租房子的瑣碎事項交給專業公司處理,「我們就想要來扮演專業公司的角色」。另一方面,許多老人家租不到房子,或擔心遇到不良房東,「我們希望來做這個中間的包租代管業務,讓老人家能夠有安適的環境來租屋、來居住。」
專家觀點與市場展望
這起合併案顯示政府強化公辦都更的決心。台灣金聯的資金實力結合臺灣都更的專業團隊,將能更有效推動危險老舊建築更新,特別是在地震頻傳的台灣,加速都更具有急迫性。
公辦都更最大的優勢在於政府能夠主導整合過程,減少民間都更常見的糾紛。台灣金聯加入公辦都更戰場,將能提供更多資源,特別是在資金方面。隨著台灣老年人口增加,提供安全、安心的租屋環境成為重要課題,公股機構介入此領域具有正面意義。
專家認為這項合併來得正是時候
台灣面臨高齡化社會與危險老舊建築雙重挑戰,需要公部門更積極介入居住市場。台灣金聯推動的「永續三安」目標平價住宅、公辦都更和包租代管,正好對應當前最迫切的居住需求。未來成功關鍵在於能否有效整合兩家公司資源,並建立高效的運作模式。公辦都更涉及複雜的利益協調,需要專業團隊耐心溝通;包租代管則需要建立標準化作業流程,提供讓民眾安心的服務品質。如果能夠成功,這起合併案將為台灣的居住正義寫下新頁。M傳媒 https://94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