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牌消失、接待中心退場|仲介白天賣房 晚上開Uber求生
台灣房市正經歷近年最冷的寒冬,不僅路邊新建案廣告舉牌員逐漸消失,代銷業者縮編、房仲關店,甚至出現仲介下班後兼差開Uber的現象。房產專家指出,這波房市低迷首當其衝的不是建商,而是靠服務費謀生的第一線從業人員,他們成為真正的「海嘯第一排」。
市場慘況:從廣告牌消失到接待中心退場
過去在交流道口和重劃區主幹道隨處可見的建案廣告舉牌員已逐漸消失,大型廣告看板數量減少,就連代銷業者也改變營運模式,從搭建豪華接待中心轉向租賃店面式的外接待。
台中「最貴路口」廣告牌全撤
台中七期台灣大道與惠中路口曾是房地產業的兵家必爭之地,一塊廣告牌月租達20萬元,如今卻罕見地全部撤下。上一次出現類似情況是2015年房地合一稅修法時,這反映市場信心嚴重不足。
代銷業「打帶跑」策略
代銷業者接案策略轉向短期簽約,若銷售不佳則請建商調整價格,避免長期承諾風險。除非是超大型指標案,多數建案採取「打帶跑」模式,減少固定成本投入。
第一線從業人員的生計危機
房仲兼差開Uber維生
新竹一名房仲業者坦言,過去房市熱絡時年收入可達150萬元,但自從央行打房政策實施後,至今超過4個月零成交。為維持生計,他每晚5點到凌晨2點兼差開Uber,每日收入僅千元至3000元,僅為過去收入的零頭。
代銷、跑單小姐失業潮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新建案買氣冷清導致路邊廣告舉牌員失業,進而影響跑單小姐工作機會減少,中小型代銷公司不得不縮編。甚至有部分代銷人員轉行當房仲,卻只是「從一個火坑跳往另一個火坑」。
市場僵局:買賣雙方價格認知落差
中古屋市場陷入僵局,買方因擔心貸款審核不過而卻步,屋主則不願接受市場現實降價求售。根據六都地政局數據,2025年8月買賣移轉棟數年減32.1%,台北市更創下2003年以來同期新低。
銀行貸款緊縮雪上加霜
央行信用管制導致銀行房貸審核趨嚴,第二戶貸款成數降至5成,且全國適用。聯徵中心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六都房貸件數年減36.3%,其中台北市平均核貸成數跌破7成,僅68.6%。
專家觀點:寒冬何時結束?
短期難見復甦
銀行房貸滿水位問題未解,加上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市場僵局短期內難以突破。許多建商已選擇延後推案,甚至將案件推遲至2026年。
政策動向成關鍵
行政院長卓榮泰雖呼籲銀行「加大房貸水龍頭」,但央行仍堅持信用管制措施。市場關注9月央行理監事會議是否會釋出政策調整訊號,但公股銀主管普遍認為「不會放鬆信用管制」。
從業者的自救與轉型
經營自媒體突圍
部分房仲業者開始透過自媒體經營品牌,例如開設YouTube頻道分享專業觀點,吸引潛在客戶。
轉向商用不動產市場
住宅市場冷清,但商廠辦市場交易熱絡。2024年商用不動產交易量達1721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工業地產及廠辦占比達7成。許多建商開始轉向與政府合作都更案或捷運共構BOT案。
這波房市低迷已從交易量縮蔓延至從業人員的生計危機
專家建議,第一線從業者應強化專業服務價值,並開發多元收入來源;購屋族則可把握市場議價空間增大的機會,但需謹慎評估貸款條件與自身財務能力。 對於市場何時回暖,多數業者認為仍需觀察政策動向與經濟情勢,短期內「量縮價穩」格局難以改變。與其期待市場快速復甦,不如務實調整策略,才能在寒冬中生存下來。
M傳媒 https://94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