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萎縮,房價卻還是高得嚇人,為什麼?專家:物價不跌,房價永遠下不來
【M傳媒房產中心/報導】
「成交量萎縮,房價卻還是高得嚇人,這到底為什麼?」近來網路上一篇討論引起廣大迴響,原PO直言,與其幻想房價崩盤,不如面對現實:只要物價、原料與工資持續上漲,房價就不可能大幅下跌。房產達人 張惠山也深感這觀點說中了市場現況。
從房市量價關係來看,目前市場確實存在明顯失衡,但房價仍維持高位,其根本原因其實不複雜。
營建成本不斷攀升,從鋼筋、水泥等原物料,到工人薪資,所有成本都直接反映在房價上。正如原PO所說,「別再奢望房價崩跌了,要房價跌,除非物價先跌再說!」這也是張惠山常跟民眾提醒的重點:房價並非單純由成交量決定,而是成本、資金、需求三者交互作用的結果。
關於空屋率的討論,原PO也提出重要觀察。
所謂空屋,其實多數集中在兩端:高總價豪宅少數人買得起,以及老舊破房不值得投資。這兩類房子空置,不會降價求售,也就無法有效拉低整體房價。這是許多消費者忽略的盲點,讓「空屋多=房價會跌」的簡單邏輯失效。
在買房心態上,張惠山認同原PO觀點:與其把房子當成投資工具,不如視為家人安穩的避風港。
房價因地段、屋況、需求而異,買房租房各有利弊,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有多少收入就買多少錢的房子,別為了買房把自己逼到絕境」,這句話對年輕購屋族尤為重要。
然而,張惠山也看到政策帶來的困境。這波房市調整中,換屋族最受影響。許多中產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急需換房,但政策限制讓新房貸不到、舊房又賣不掉,陷入進退兩難。換屋族正是社會中堅力量,卻成為政策下最大的受害者。政府在打房之餘,也應該針對這群家庭提供更細緻的協助與方案。
這篇貼文之所以引發熱烈討論,是因為它道出了許多台灣人的心聲:
在房價高漲的年代,與其幻想崩盤,不如務實規劃自己的財務與居住需求。買房不應是快速致富的捷徑,而是給家人一個穩定、安心的家。同時,政策制定者也需正視換屋族困境,避免讓中產階級成為房市調控下的最大受害者。
對於購屋族而言,最重要的課題不是盯著價格起伏,而是找到符合自身需求、量力而行的安心房。畢竟,居住品質才是房市的根本價值,而非短期的市場波動。
張惠山(山哥來了)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128101607
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官網
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unyang591
日盈不動產社會住宅包租代管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5301264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