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問,露台可計入房屋坪數? 價格如何計算?
房屋權狀面積解析:搞懂主建物與附屬建物的計價眉角,網友在買房知識家社團發問,買了一間有露台的房子,但是實價登錄的時候,被拿去平均了總價,這樣登記方式正確嗎?不是露台面積是以1/2 或是1/3的價格來計算的嗎?
買房時,權狀上密密麻麻的面積數字常讓人眼花撩亂。究竟哪些該計價?哪些是虛坪?本文帶您一次搞懂主建物與附屬建物的關鍵差異:
1. 主建物 vs. 附屬建物
主建物就是實際居住空間,包含客廳、臥室、廚房等室內區域;附屬建物則是延伸空間,常見6種類型:
陽台:有遮蓋的戶外空間(面積≤該層10%)
平台:陽台下方空間(可能未登記權狀)
露台:無遮蓋的公共空間(採約定專用)
花台:僅能放盆栽的突出構造
雨遮:窗戶上方≤50公分的遮雨構造
屋簷:屋頂延伸的遮雨構造
2. 附屬建物計價規則
陽台:全數計入附屬建物,按正常價格計算
露台:有使用權,雖不計入權狀,但會反映在總價(約主建物1/3價)
雨遮/屋簷:
2011年前建照:可計坪計價
2011-2017年建照:計坪不計價
2018年後建照:完全不計
3. 實價登錄注意事項
常見爭議是建商將露台全額併入主建物計算,導致單價失真。正確應分開計算:
主建物單價 = 總價 ÷ (主建物面積 + 附屬建物(陽台) + 露台1/3面積)
專家提醒:
✓ 簽約時要確認「面積拆分計算表」
✓ 雨遮2018年後已不計價,小心建商變相灌水
✓ 露台戶總價較高是因使用價值,非所有權
建議購屋前先查閱建照取得時間,並要求業者提供「價格明細表」,才能避免虛坪爭議。若有疑慮,可至地政事務所申請「登記謄本」核對,或諮詢專業地政士協助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