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國有地變身「綠金」資產:財政部啟動標租造林機制 助攻淨零轉型

國有地變身「綠金」資產:財政部啟動標租造林機制 助攻淨零轉型
M-news 國有地變身「綠金」資產:財政部啟動標租造林機制 助攻淨零轉型 為響應2050淨零碳排政策目標,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於7月31日正式發布《國有非公用土地標租作造林使用作業要點》,建立系統化的國有...

國有地變身「綠金」資產:財政部啟動標租造林機制 助攻淨零轉型

為響應2050淨零碳排政策目標,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於7月31日正式發布《國有非公用土地標租作造林使用作業要點》,建立系統化的國有地造林標租機制。這項新制不僅是台灣推動綠色轉型的重要里程碑,更為閒置國有土地開創「綠金」價值,預計首批標案將於2025年底正式推出。

 

這項標租造林機制源自財政部今年3月修正發布的《國有非公用不動產出租管理辦法》,新增第8條之2授權適合的國有土地可公開標租予專業造林企業。根據新規,投標資格限定為營業登記含「造林業」的國內公司,每公頃訂約權利金底價3萬元,年租金按申報地價1%計收。租期設計極具彈性,基本租期10年,可申請換約續租3次,最長可達40年,提供企業長期經營的穩定性。

 

在具體執行面上,國產署將整合各直轄市、縣市符合條件的閒置農業用地,每宗基地需大於0.5公頃,每標總面積至少20公頃。這種規模化經營的設計,一方面能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形成具經濟規模的碳匯林區。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標租土地現況多為非成林地,透過專業造林企業的進駐,預計將顯著提升台灣森林覆蓋率與碳匯能力。

 

從政策效益來看,這項機制實現了多重目標:活化閒置國有土地、增加碳匯量、強化氣候變遷調適能力,同時創造綠色就業機會。國產署強調,未來將持續以綠色永續概念推動國有地利用,這與政府「向海致敬」海岸清理、「國有邊際土地認養」等既有環境政策形成配套。在國際碳權交易日益重要的背景下,此機制更為台灣企業提供了參與自然碳匯市場的管道。

 

這項政策的推出,正值全球積極尋求自然碳匯解決方案之際。根據國產署規劃,首批標案將由北、中、南分署同步於年底釋出,預期將吸引具林業專業的企業競標。隨著這項機制的實施,台灣不僅向淨零目標邁進一大步,更開創了國有資產管理的新模式,讓土地資源從閒置負債轉變為環境資產,實現經濟與生態的雙贏發展。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