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成交量暴跌7成,建商「假漲價真撐盤」手法曝光》
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猶如對房市投下震撼彈。最新數據顯示,這記重拳直接打掉市場5成中古屋、近7成預售屋交易量,創下近10年最慘淡紀錄。驚人的是,在成交量腰斬的同時,預售屋均價卻逆勢「假性上漲」—原來建商正用這些暗黑手法死撐價格...
北台灣以外淪為重災區
對比政策前後半年數據,全台預售屋月成交量從1.2萬件暴跌至4千件,中古屋從1.1萬件縮水至6千件。最慘的是中南部都會區,預售市場量能蒸發逾7成,台中某重劃區更出現「週來客數掛蛋」的慘況。房仲業者私下透露:「現在帶看10組客戶,有8組都是純探行情。」
建商的價格保衛戰
面對買氣急凍,建商寧可送百萬裝潢、頂級家電也不願直接降價。專家拆解背後盤算:
將降價金額轉包給配合廠商,帳面單價維持不墜
刻意控制銷售戶數,製造「最後席次」假象
用「早鳥優惠」名義變相折讓,避開公開降價
置產客的新算盤
在成交量冰封期,精明買家正鎖定兩種標的:
品牌建商指標案:雖單價高但抗跌性強,如北市某豪宅案仍維持9成銷售率
捷運末端站成屋:用時間換空間,等待下一波通膨行情
房市專家警告,這波管制已讓市場陷入「量縮價僵」的危險平衡,建商資金壓力將在明年Q3達到臨界點。自住客可開始勤跑案場,當接待中心開始出現「特簽」優惠時,就是進場撿便宜的黃金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