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買氣崩盤!台南安南區成解約重災區 投資客退場中
台南市預售屋市場正面臨近年來最嚴峻的考驗。根據地政局最新統計,2025年上半年預售屋解約案件高達174件,較去年同期暴增148%,其中安南區以53件解約案位居全市之冠,東區、仁德區與歸仁區緊隨其後。這波解約潮背後,反映的是央行信用管制、市場信心不足與資金壓力等多重因素交織而成的結構性問題。
深入分析市場數據,可以發現台南預售屋市場呈現「量縮價穩」的特殊現象。2024年上半年預售屋申報戶數曾創下6,702戶的短期新高,總交易金額突破900億元;然而隨著第七波信用管制效應發酵,下半年申報戶數驟降至4,310戶,降幅達35.7%。更令人關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交易量持續探底,安南區、永康區等熱門區域的申報戶數較去年同期減少達八成,顯示市場買氣急速冷卻。
值得玩味的是,在交易量大幅萎縮的同時,預售屋均價卻仍維持上漲趨勢。2024年下半年全市均價從每坪35.26萬元微幅上漲至36.26萬元,2025年上半年更進一步攀升至38.77萬元。這種「量縮價漲」的矛盾現象,主要源自建商對原物料與土地成本上漲的預期,以及對台南長期發展的信心。不過,安南區均價從39.3萬元下修至35.44萬元的例外情況,也顯示部分區域買方態度已轉趨觀望。
解約潮的湧現,直接反映了購屋者的財務壓力。地政局分析,解約原因以「貸款壓力」與「資金調度問題」為大宗,這與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緊縮不動產貸款資金密切相關。特別是在安南區這類推案量大、總價帶相對較低的區域,原本吸引較多財務槓桿較高的投資客,在信用緊縮環境下自然成為解約重災區。
面對市場變局,台南市長黃偉哲強調,儘管交易量減少,但市府持續推動的重大公共建設與土地開發,將為不動產市場提供穩健的基本面支撐。地政局長陳淑美則呼籲購屋者應審慎評估自身財務能力,避免因解約承受不必要的損失。業界人士分析,這波調整可望使市場回歸剛性需求,長期而言有助健全房市發展。
當前台南預售屋市場的震盪,實質上反映了台灣房市在政策調控與經濟不確定性下的適應過程。對消費者而言,這或許是重新審視購屋策略的契機;對業者來說,則是調整產品定位與財務規劃的關鍵時刻。未來市場走向,將取決於政策鬆緊、經濟復甦步伐與買賣雙方的價格認知能否找到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