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13行政區房價同步下修 自住客撿便宜時機到?
曾經風光無限的台中房市,如今正迎來一波全面性修正。根據最新實價登錄資料顯示,2025年上半年台中市共有13個行政區房價出現下跌,從蛋黃區到海線、山線無一倖免。其中龍井區年跌11.2%跌幅最深,連發展核心的西屯、北屯等精華區也難逃1-4%的下修命運。這波修正潮背後,反映的是供給過剩、政策打房與買氣萎縮的三重壓力,也讓台中房市迎來近五年最明顯的降溫訊號。
仔細分析這波修正,可以發現三大關鍵因素正在重塑台中房市版圖。首先是供給面的壓力,疫情後台中推案量暴增,從台中港特區的海線到外擴的山線地區,大量預售案同時湧入市場,在買氣無法跟進的情況下,餘屋消化速度放緩自然導致價格鬆動。其次,央行的信用管制措施直接限縮了購屋族的貸款能力,讓追價動能大幅減弱。最後是投資客退場,市場回歸自住需求為主,買方議價空間自然擴大。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波修正呈現「全面但溫和」的特徵。跌幅最大的龍井區,從去年31.3萬元降至27.8萬元;東區也從31.7萬元下修至28.8萬元,跌幅9.1%。就連房市鐵三角的西屯、北屯、南屯,價格也出現1-4%不等的微幅修正。這種「普跌但未崩」的走勢,顯示市場正在進行健康調整,而非恐慌性拋售。
在一片跌勢中,仍有6個行政區逆勢微幅上漲,包括烏日、清水、潭子及中區、西區、南區,但漲幅均控制在4%以內。這些區域各有支撐,如烏日的高鐵特定區開發、中西區的成熟商圈稀缺性,以及清水、潭子的低基期補漲效應。這種分化現象正說明,在整體市場修正時,具備實質利多的區域仍能維持抗跌。
台中房市這波修正,實質上是對過去過熱行情的合理調整。對自住客而言,這或許是難得的進場時機,特別是針對「價格親民、CP值高」的物件。但專家也提醒,在市場調整階段,更應注重標的的實質條件,如地段優勢、生活機能與建設題材,而非單純追逐低價。畢竟,房市永遠是「好的物件抗跌,差的物件先跌」,在當前環境下慎選標的,才能在未來的市場波動中站穩腳步。這波修正何時觸底尚難斷言,但可以確定的是,瘋狂追價的時代已經結束,市場正回歸理性基本面。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