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房市買氣窒息!公寓價格暴跌5%創14個月新低
台北房市正面臨一場無聲的風暴。地政局最新數據顯示,6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僅2,037棟,雖較5月微增17%,但較去年同期慘跌22%,呈現「月增年暴跌」的詭異走勢。更令人憂心的是,全市住宅價格指數已跌至128.39,不僅月減1.5%,更一舉退回去年8月水準,其中40年以上老公寓跌幅最深,較去年8月重挫4.8%,價格更直接跌回去年1月水準,創下14個月新低。
不同產品類別呈現「階梯式下跌」現象
觀察價格走勢可以發現,公寓與小宅早在去年9月就率先「投降」,大樓產品則遲至12月才跟進跌勢,完美印證「量先價行」的市場鐵律。業界人士分析,這波修正正在擠壓過去一年來市場虛漲的水分,而老公寓無疑成為這波調整的「領跌指標」。
深入探究公寓產品慘跌的原因
除了屋齡普遍超過40年、房貸條件嚴苛等結構性問題外,近期營建業缺工缺料導致的都更推案放緩,更讓重建題材瞬間失色。尤其現代首購族偏好的兩房格局與老公寓傳統三房配置產生嚴重代溝,在買方市場當道的此刻,這類產品自然首當其衝。
市場出現「議價窗口期」
隨著新青安政策帶動的短期熱潮消退,加上信用管制持續發酵,市場主導權已從賣方轉移到買方手中。房仲業者私下透露,近期成功交易案例的議價空間普遍較去年擴大3-5個百分點,部分急售物件甚至出現10%以上的折讓幅度。
這場房市調整究竟會以U型或L型走勢收場,關鍵在於第四季信用政策是否鬆綁。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央行「不動產集中度改善方案」持續執行至年底的背景下,台北房市短期內恐難脫「窒息量」困境。對自住客而言,這或許是難得的進場時機;但對持有老舊公寓的屋主來說,寒冬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