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對岸奇蹟」 八里翻身北台成家熱點 4字頭房價撐起新一波移居潮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台北市高房價長年壓得首購族喘不過氣,不少人被迫「出走」尋找買得起的第二選擇。如今,房市版圖正悄悄移動,目光從信義區、內湖移出,越過淡水河,落在了過去被稱為「寧靜小鎮」的八里。隨著臺北港擴建、淡江大橋即將通車、以及桃園航空城與台北都心形成「北台灣黃金三角」交通圈,八里正從昔日的郊區轉型為具有國際潛力的新興城區。
根據新北市民政局統計,八里區2024年3月人口為4萬3,026人,半年後成長至4萬3,448人。增幅雖僅422人,但在台北市與新北多數區域人口外流的趨勢下,這樣的「逆勢成長」已相當亮眼。專家指出,這顯示八里不只是觀光區,而是逐漸具備「宜居城市」條件。
房價更是吸引力核心。當土城新案每坪逼近70萬元、三峽北大維持6字頭高價時,八里新案每坪仍落在4字頭,總價1,500萬元左右即可入手三房產品。對於年輕首購族而言,這樣的價格「買得起、有品質」成為關鍵賣點,也讓八里成為大台北少數仍保有親民入手門檻的區域。
除了價格優勢,八里最大的籌碼是交通發展。台64線與台61線兩條快速道路,讓居民30分鐘內可抵達台北市區,同時串聯台鐵、高鐵、捷運與機捷的核心交通網絡;往南直達桃園機場、往東接軌台北市中心,交通時間與便利性早已超越多數外圍區域。
更重要的是「臺北港特定區開發案」的啟動,讓八里從住宅區蛻變為具產業潛能的港城基地。臺北港現正朝智慧化、綠能化升級,計畫將港區面積從554公頃擴至1,038公頃,並引入智慧物流與國際貿易企業。未來港、空、城三大軸線整合成形,預期將吸引產業進駐與人口流入,帶動商業與住宅需求雙雙上揚。
市場人士認為,淡江大橋完工後,淡水、八里之間的往返時間可大幅縮短,兩地將形成「雙核共榮」發展格局。淡水以教育與商業生活為核心,八里則以港口產業與住宅區並進,形成互補關係。對比高漲的淡水新市鎮房價,八里成了下一波外溢人口的承接區,也有望成為自住與投資並行的新焦點。
不過,專家也提醒,目前八里仍處開發初期,生活機能與商業密度仍待提升,購屋者應評估自用與長期發展價值。但若以中長期眼光來看,隨著交通建設、港區升級與產業導入陸續到位,「現在進場」反而有機會卡位低價帶。
M觀點:
當北台灣房價高漲讓年輕世代幾乎被「推離」市區,八里正以難得一見的4字頭價格,搭上港口經濟與交通建設的順風車。從被忽略的對岸小鎮,到港城崛起的新焦點,八里的故事才正要開始。這場「港都翻身戰」,不僅是區域發展的縮影,更是房市勢力版圖重新洗牌的前奏。圖/goog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