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房市6月交易量創6年新低 房仲公會呼籲:信用管制鬆綁
花蓮房市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寒冬!最新統計數據顯示,6月花蓮北區五鄉市不動產交易量僅210件,不僅較5月驟降15.7%,更創下2020年以來同期最低紀錄。這場由央行限貸令、0403強震與颱風三重夾擊引發的房市風暴,已導致當地房仲業出現倒閉潮,業者悲觀預言:「若政策不鬆綁,成交量將持續探底!」
公會理事長呼籲
花蓮縣不動產仲介公會理事長韓林梅議員痛心指出,自去年9月央行實施限貸令後,花蓮房市便一蹶不振。0403強震後急需重建之際,卻遭遇政策緊縮與交通中斷雙重打擊,導致購屋需求急凍。數據顯示,當地房仲業者已從去年底的112家縮減至106家,更有業者直言現狀「慘到登廣告都沒人詢問」,許多從業人員被迫轉行或暫時休假。一位不願具名的品牌房仲店長透露,現在員工上班都在「放無薪假」,不少人乾脆回家帶小孩,省下安親班費用。
量縮價不跌的詭異現象
儘管交易量持續探底,花蓮房價卻異常堅挺。縣府地政官員觀察到,新成屋價格仍維持高檔,但成交量極度萎縮。花蓮市區人潮明顯減少,中山路上隨處可見店面招租售的紅紙條,反映商業活動的蕭條。值得注意的是,各鄉鎮表現分歧,吉安鄉與壽豐鄉交易量逆勢增長,但花蓮市卻一口氣減少43件交易,顯示購屋需求正出現區域性轉移。
災後重建隱憂
業界普遍認為,在央行政策未鬆綁前,下半年花蓮房市難有起色。更令人憂心的是,隨著房仲業者陸續退出市場,不僅影響數千家庭生計,更可能導致不動產交易機制崩壞。專家警告,當「量縮價不跌」的僵局持續,最終恐引發更嚴重的市場失靈。尤其對災後重建中的花蓮而言,健全的房市交易機制是重建的重要基礎,政府若不及時出手,恐將延緩整體重建進程。
花蓮房市正面臨結構性調整的關鍵時刻
當前「量縮價不跌」的市場僵局,實質反映的是供需雙方的預期落差:賣方受營建成本支撐不願降價,買方則受限貸款緊縮與經濟前景觀望。這種僵持狀態若持續過久,恐將影響災後重建進程與地方經濟復甦。建議政府可考慮針對災區實施差異化的信用政策,在防範投機的同時,也應保障剛性需求的合理融資管道。
對購屋者而言,與其期待價格大幅修正,不如審慎評估自身需求與還款能力;對業者來說,則需調整經營策略,從追求交易量轉向提升服務價值。唯有供需雙方務實調整,才能讓市場回歸健康發展軌道。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