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公設地大體檢卡關!17都市計畫區僅3區過關 居民權益陷5年空轉
花蓮全縣17個都市計畫區的公設地通盤檢討,竟陷入長達5年的審議拉鋸戰!自110年送審至今,僅東華大學、鯉魚潭及磯崎3區通過審查,其餘14區仍在內政部都委會「專案小組」輪迴討論中。這場攸關土地正義的都市計畫大體檢,讓上萬筆土地所有權人的權益持續懸在半空中。
這場被地方稱為「最牛步的都市計畫審查」,關鍵卡在「跨區整體開發」原則的執行難題。內政部要求變更公設地必須以跨區整合開發為主,個案變更為例外,導致花蓮縣府必須全盤重新調整14區的計畫內容。光是花蓮及吉安都市計畫區就開了5次專案會議,鳳林等6區也經歷3輪討論,審查進度如同「打地鼠」般在各區輪流進行。
更讓縣府頭痛的是,這些閒置數十年的公設地,現在面臨「維持或變更」的兩難:若要保留,需提出具體取得計畫;若要變更為住宅區或商業區,則需負擔最高45%的回饋。縣府官員私下透露,許多早期劃設的公設地早已不符合現況需求,但變更程序卻被繁複的審查機制層層卡關。
當都市計畫審查變成5年還走不完的迷宮,花蓮的都市發展正付出昂貴代價。這些被凍結的公設用地,不僅影響地主權益,更阻礙整體都市機能更新。隨著天祥風景區等19處計畫區即將加入檢討行列,這場「計畫趕不上變化」的困境若無法突破,花蓮恐將持續陷在「有計畫卻難發展」的都市更新僵局中。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