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房價必崩?專家打臉「租比買好」迷思:老了沒人租、社福資源搶破頭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少子化之後,台灣很多房子未來都賣不出去了,房價一定會跌!」這樣的論點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有網友主張與其買房不如租屋,由房東負責修繕,遇到災害風險也由房東承擔,還能自由選擇居住環境。更直言不用擔心老了沒人租的問題,認為可找晚輩幫忙或透過社福團體協助。這樣的觀點到底有多少真實性?專家提出專業分析。
少子化影響房市 但非唯一因素
這位網友的觀點代表了不少年輕世代對高房價的反彈與無奈。確實,根據內政部數據,台灣總人口自2020年開始轉為負成長,2022年出生數僅13.8萬人,再創歷史新低。長期而言,少子化確實會對房市產生影響。
然而,房產專家指出:「人口結構只是影響房價的眾多因素之一,還需考慮經濟發展、利率政策、資金流向、區域建設等多重影響。」他以日本為例,雖然面臨嚴重少子化,但東京等大都市房價仍保持穩定,甚至上漲,顯示人口減少不必然導致房價全面下跌。
租屋真的比買房划算?優缺點全面分析
租屋確實有其優勢,如網友所說的修繕責任歸房東、遇到災害風險較低、搬遷彈性大等。但租屋也存在不少隱形成本與風險。房產專家表示:「租屋雖然初期負擔較輕,但長期來看,租金支出無法積累資產,且面臨租金上漲、房東收回房屋等不確定性。」
特別是對於老年居住問題,雖然社福團體確實會協助獨居老人租屋,公益出租房東也可享稅賦優惠,但實際執行面仍存在挑戰。台灣租屋市場仍不完善,高齡者租屋常面臨歧視,且適合銀髮族居住的無障礙住宅供給嚴重不足。」
老年租屋現實面: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針對網友「老了不用擔心沒人租」的說法,實際走訪租屋市場發現情況並非如此樂觀。多位房東坦言,確實會對高齡租客有所顧慮,主要是擔心健康突發狀況與獨居風險。雖然公益出租可減稅,但多數房東仍偏好租給年輕族群。
社福團體也證實,雖然有協助獨居老人租屋的服務,但資源有限,無法滿足所有需求。而且這些服務多針對經濟弱勢族群,一般中產階級老年人反而難以獲得協助。
專家建議:根據人生階段做選擇
買房與租屋沒有絕對的好壞,應該根據個人經濟狀況、人生階段與需求來決定。」他建議年輕人可先租屋累積資金,等到經濟基礎穩定後再考慮購屋。
對於擔心房價下跌的民眾,章定煊分析:「台灣房市確實可能進入調整期,但自住需求者不必過度擔心市場波動。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需求且負擔得起的房子,而不是試圖猜測市場高低點。」
政府政策應對 健全租購市場
面對少子化與高齡化挑戰,政府已推動多項政策因應。內政部表示,除了持續推動社會住宅與包租代管外,也加強租賃市場管理,保障房客權益。同時也提供購屋優惠貸款,幫助首購族減輕負擔。學者也建議,政府應更加強銀髮居住政策,鼓勵興建適合高齡者居住的住宅,並提供換居輔導,讓老年人能根據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居住環境。
M觀點 理性評估 選擇最適方案
少子化確實是台灣房市面臨的長期挑戰,但不代表所有房子都會貶值或賣不出去。區域位置、產品類型、社區品質等因素都將影響未來價值。無論選擇租屋或購屋,都應該根據自身需求理性評估,而不是盲目相信單一觀點。
最重要的是,居住選擇應該符合個人經濟能力與生活需求,讓房子成為幸福的居所,而不是財務負擔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