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為何降不了?專家點破「4大現實」:資金潮+建築成本飆 房價崩盤空間被封死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近期房市多空交戰,市場上出現各種看跌聲音,但實際走訪市場卻發現,房價依然堅挺。一位資深投資客一語道破關鍵:「其實吵來吵去~房子還是很難跌啦!」這句話背後,隱藏著當前房市四大堅實支撐因素,值得深入探究。
資金浪潮來襲 房市獲得強力支撐
首先,貨幣政策持續寬鬆,市場資金充沛。央行新一波資金釋出,讓市場流動性更加充裕,這些資金需要尋找去處,而不動產向來是資金停泊的首選之一。銀行業者透露:「目前房貸利率仍處歷史低檔,加上資金寬鬆,購屋成本相對降低,確實為房市提供有力支撐。」建商分析:「資金行情確實存在,但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實質需求仍然強勁,特別是剛性需求和換屋需求並未減少。」
建築成本飆升 新屋價格有撐
第二個關鍵因素是建築成本持續攀升。根據主計處最新數據,營建成本年增率已連續多個月超過5%,其中鋼筋、混凝土等主要建材漲幅更為明顯。一位不願具名的建商表示:「現在新建案的開價,很多只是反映成本而已,根本沒有降價空間。」
從土地取得、營建成本到人工費用,每個環節都在上漲。某上市建商財務長坦言:「以目前的成本結構來看,新屋價格根本難有下修空間,除非建商願意虧本賣。」
持有成本低廉 屋主惜售心態濃
第三個重要因素是老屋持有成本相對偏低。雖然政府陸續推出各種房地產稅制改革,但對於長期持有的老屋主而言,稅負負擔仍然相對輕微。房產專家張欣民指出:「台灣不動產持有成本與國際相比仍屬偏低,這讓屋主沒有急於出售的壓力。」
特別是早期購入的房產,取得成本低,即使稍微降價出售仍有獲利空間,但多數屋主寧可等待好價格,也不願輕易讓利。這種「惜售」心態成為支撐房價的重要力量。
租金收益穩健 置產誘因仍在
第四個關鍵點是租金收益率仍然具有吸引力。根據最新統計,全台主要都會區租金年增率約在2-3%之間,雖然房價上揚可能使收益率略為下降,但相比其他投資工具,不動產仍提供相對穩定的收益。
一位包租公算給記者聽:「以台北市一間總價2000萬的老公寓來說,月租金可達4-5萬元,毛收益率約2.4-3%,雖然不算高,但比起定存還是好很多,而且還有增值空間。」
專家:自住需求仍在 買方宜理性評估
儘管如此,房產專家仍建議買方保持理性。住商機構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表示:「雖然房價有撐,但買方還是要根據自身需求和能力購屋,不要盲目追價。特別是自住客,應該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而不是一味追求投資報酬率。」
專家也提醒,雖然目前房價難跌,但市場並非沒有風險。利率走勢、政策變化、經濟情勢等都可能影響房市走向,買賣雙方都應該密切關注市場變化。
M觀點:穩健中保持警惕
整體而言,在資金、成本、持有稅制與租金收益四大因素支撐下,台灣房價確實難有大幅下跌空間。但這不代表房價只漲不跌,市場永遠存在變數。建議買方還是要回歸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產品與進場時機,才能在這波房市浪潮中做出最明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