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跌回一年線真落底?賣厝阿明提醒民眾勿盲目追高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房價已落底,下半年將回升!」近期房仲業者的樂觀喊話,對比市場上愈來愈多的降價物件,形成強烈反差。根據信義房價指數,全台平均房價確實已跌回一年前水準,但這是否代表買點浮現?專家直言,當前房市正陷入「量縮價跌」與「價跌量縮」的惡性循環,且短線仍看不到止跌訊號,購屋族若輕信落底說,恐誤判進場時機。
房市向下循環難破,價格修正起步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分析,去年下半年起,房市同時面臨銀行限貸、央行信用管制與國際關稅戰三重壓力,買氣急速冷卻,賣壓卻持續攀升。他比喻:「現在市場就像2014年反轉初期,交易量先萎縮,接著價格開始鬆動,而這一跌往往長達2至3年。」對照當前市況,房價修正才剛開始,除非出現重大利多或市場信心回穩,否則下跌趨勢難扭轉。
兩大關鍵指標:關稅結果與央行政策
何時才是房市真正落底?陳傑鳴提出兩大觀察點:
一是「川普關稅對台灣經濟的實際衝擊」,
二是「央行何時放寬信用管制」。若關稅戰導致台股大幅修正,房市連帶受創的可能性極高;
反之若結果有利,資產市場才有望止穩。
另一方面,央行政策一向是房市風向球,2016年房市谷底正是伴隨信用管制鬆綁而來,如今央行態度仍保守,顯示對市場風險尚未放心。
賣厝阿明觀點:回歸疫情前理性評估
對於當前房價波動,賣厝阿明建議民眾應回歸疫情前的市場邏輯,避免被疫情期間缺工缺料、炒作氣氛推升的非理性高價誤導。尤其現階段利率波動、貸款成數緊縮,購屋族更需審慎評估自身所得與還款能力,與其追逐「猜底」,不如務實比較區域行情,優先選擇抗跌性強、供需健康的標的。
房市是否落底,終究需回歸供需基本面與政策環境。
與其聽信市場多空雜音,購屋族更應專注於長期負擔能力與居住需求,並緊盯關稅戰與央行政策兩大風向。畢竟歷史經驗顯示,房市循環從非V型反轉,而是漫長的調整過程,與其盲目追價或抄底,不如穩健布局,才能在這波修正中真正「買對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