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賣厝阿明Line
  1. 首頁
  2. 專家
  3. 專家

繳房貸守住房子,繳管理費卻守不住社區?隋棠事件的深層警示

繳房貸守住房子,繳管理費卻守不住社區?隋棠事件的深層警示
專家 繳房貸守住房子,繳管理費卻守不住社區?隋棠事件的深層警示 事件回顧  藝人隋棠被指控積欠豪宅管理費11萬元,管委會循司法途徑追討,卻因送達程序瑕疵遭法院駁回。隋棠反擊,指管委會三年不修繕漏水,...

繳房貸守住房子,繳管理費卻守不住社區?隋棠事件的深層警示
事件回顧  藝人隋棠被指控積欠豪宅管理費11萬元,管委會循司法途徑追討,卻因送達程序瑕疵遭法院駁回。隋棠反擊,指管委會三年不修繕漏水,她自掏腰包近50萬補漏,才以「抵銷管理費」抗議。這場爭議瞬間成為全民話題。

管理費,其實是「社區的房貸」

我們繳房貸,是在「守住房子」;繳管理費,則是在「守住社區」。房貸一旦斷供,銀行會啟動追討;管理費若拖欠,管委會就可能走上司法途徑。
差別在於:銀行制度嚴謹透明,但社區管委會常是黑箱操作。當住戶覺得「錢繳了卻沒得到應有的維護」,就會出現「以費制衡」的抵抗行為。
問題是,拒繳管理費就像拒繳房貸,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最後受害的,往往是整個社區的品質與價值。

社區治理的五大困境

1. 權責模糊
頂樓漏水是公共設施還是個人問題?管委會和住戶常各執一詞。現行《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對於維修責任歸屬的界定仍有灰色地帶。

2. 透明不足
多數管委會財務與決策流程並不公開,預算編列、工程發包、維修標準等關鍵資訊缺乏透明機制,容易引發住戶不信任。

3. 信任破裂
當住戶覺得被忽視,就會「用錢投票」,直接抵制繳費。這是社區治理最危險的訊號,一旦形成惡性循環,整個社區都是輸家。

4. 法律救濟機制的不足
雖然法律賦予管委會追討權,但對於管委會失職或決策不當,住戶的救濟途徑相當有限。隋棠選擇「以費制衡」,某程度反映了正當途徑的困難。

在制度上,必須澄清一個關鍵:管理費並非歸管委會所有,而是屬於全體住戶的「公共基金」。因此,住戶不能單方面以抵銷方式處理,否則會破壞基金的公共屬性。若管委會確實失職,正確的作法應是召開區分所有權人臨時會議,撤換管理人員,並要求將公共基金移交給新任管理人員,以確保社區治理能持續運作。

5. 專業管理的缺位
許多社區管委會由住戶兼任,缺乏專業能力處理複雜的維修工程或財務管理,容易產生爭議。但專業物業管理的成本又讓許多社區望而卻步,形成「專業與成本」的兩難。

寡頭治理的隱憂

管委會雖是民主選舉產生,但實際運作中,多數住戶冷漠,少數人決定多數人的權益,形成「寡頭治理」。當這些少數人的利益與多數住戶不一致時,就容易產生如隋棠事件般的對立。

從名人八卦到制度啟示

如果只是看八卦,我們只會問:隋棠到底該不該繳?但如果從制度來看,真正的問題是:
台灣千萬公寓大廈,是否缺乏有效的治理架構?
當管委會失靈,住戶要如何合法維權,而不是走向「社區內戰」?
如何建立更完善的監督機制,讓「社區治理」不再是管委會與住戶的零和遊戲?

破解困境的可能方向

建立透明機制
強化財務公開、決策流程透明,讓每一筆管理費的使用都能被監督。

完善法律救濟
除了管委會的追討權,也應建立住戶對管委會失職的制衡機制,避免「以費制衡」成為唯一選項。

推動專業化管理
透過政策支持或稅賦優惠,降低專業物業管理的門檻,提升社區治理品質。

強化住戶參與
改善冷漠文化,建立更多住戶參與社區事務的管道和誘因。

觀察與省思
隋棠事件不只是名人新聞,而是一面鏡子。它提醒我們:繳管理費就像繳房貸,是社區安定的基礎。當制度失靈、信任崩壞,最終輸的是整個社區的價值。
真正的解方不在於誰對誰錯,而在於如何建立一套讓所有住戶都能信任的治理機制,讓「社區治理」從對立走向共治共榮。

 

知識傳媒 貸款達人 呂崑富
「房屋貸款知識家」平台創辦人/資深貸款顧問
深耕房產與金融領域多年,擅長房貸優化、資產規劃與解決各類貸款難題

知識傳媒 貸款達人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oannews82

==========================

金融菁英徵集令 

賣厝阿明 知識+ & 知識傳媒 
聯手出擊 攜手號召!!

雙平台合體  廣邀金融菁
不論您來自銀行、壽險、租賃
或任何貸款相關領域
都歡迎填寫表單
留下你的優勢與特色
未來媒合需求時
你將有機會成為第一線推薦人選!

立即填寫表單
https://forms.gle/agoaBxDiEtGwbp8EA

歡迎轉發分享
讓更多優秀承辦被看見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