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指數九年首見年增率轉負 全台房價進入盤整期
房市漲勢終結 全台房價回歸一年前水準,2025年第二季,台灣房市正式告別長期上漲趨勢,進入新一輪調整階段。根據最新公布的信義房價指數,全台房價指數為164.39,季減2.39%、年減0.09%,為近九年來首次出現年增率轉負,顯示房價已脫離連續創高走勢,回歸至一年前水準。其中,新竹、台中及高雄房價更已連兩季下滑,新北與桃園也從第一季的歷史高點回落,反映市場正經歷明顯的冷卻期。
深入分析各地表現,新北市跌幅最為顯著,季減5.3%,主因是前一季房價創下新高後的技術性修正;台北、桃園、新竹則季減約2%~3%。值得注意的是,七大都會區中,新竹、台中及高雄的季增率與年增率均為負值,顯示部分區域已進入較深的調整階段。
市場轉變:資金緊縮+買方觀望 房價高處不勝寒
這波房價鬆動的關鍵因素,在於央行信用管制政策與市場預期心理的雙重影響。自2024年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打炒房措施後,房貸取得難度大增,加上買方對後市看法趨於保守,導致交易量持續萎縮。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指出,當前市場參與者減少,且心態保守,房價自然「高處不勝寒」,尤其預售市場與成屋交易量同步下滑,進一步加劇價格修正壓力。
此外,經濟研究機構對下半年景氣展望保守,銀行資金面仍偏緊縮,儘管新台幣維持強勢,對房市有一定支撐,但短期內漲幅過大的區域仍面臨較大回調壓力。專家分析,未來房價走勢將取決於供給端的資金狀況,若建商或屋主面臨資金周轉壓力,可能加速價格調整。
盤整期延續 購屋族可觀察進場時機
整體而言,台灣房市已從「量縮價穩」進入「量縮價微跌」的盤整階段,短期內難見V型反轉。對自住購屋族而言,市場修正反而提供更多議價空間,尤其部分區域房價已回落至2023年底水準,若能鎖定抗跌性強的核心地段或讓利個案,不失為進場時機。
然而,由於房市仍受政策與資金環境牽制,買方需謹慎評估自身財務能力,避免過度期待「絕對低點」。長期來看,台灣房市在科技產業支撐與通膨預期下,仍具備一定韌性,但短期內的盤整格局,將持續考驗市場參與者的耐心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