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爬樓梯噩夢"逼退銀髮族!全台50萬戶無電梯公寓陷"高齡化危機

爬樓梯噩夢"逼退銀髮族!全台50萬戶無電梯公寓陷"高齡化危機
M-news "爬樓梯噩夢"逼退銀髮族!全台50萬戶無電梯公寓陷"高齡化危機" 在房價高漲的時代,老公寓因總價相對親民而成為部分購屋族的選擇。然而,最新統計數據卻顯示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50歲以上族群購...

"爬樓梯噩夢"逼退銀髮族!全台50萬戶無電梯公寓陷"高齡化危機"

在房價高漲的時代,老公寓因總價相對親民而成為部分購屋族的選擇。然而,最新統計數據卻顯示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50歲以上族群購買30年以上老公寓的比例不到20%,70歲以上長者購買比例更僅有0.5%。這個數字背後,反映出高齡族群在購屋時面臨的現實困境與抉擇。

 

對於50歲以上的退休族群來說,雖然財富累積已達一定程度,早年持有的老公寓也大多增值,但居住便利性成為重要考量。多數老公寓缺乏電梯設施,對行動逐漸不便的高齡者造成生活困擾。在預算許可的情況下,這個族群往往傾向「賣公寓、換大樓」的換屋規劃,特別偏好配有電梯和停車位的大樓產品,以因應未來的生活需求。

 

除了居住便利性外,銀行貸款限制是另一個關鍵因素。多數銀行設有「年齡加屋齡」的內規審核標準,通常要求兩者總和不超過75至85年。由於市場上的中古公寓屋齡多在30年以上,50歲以上的購屋者很容易觸及銀行的核貸上限,導致貸款成數降低或利率提高,甚至可能無法取得貸款,這種隱形門檻讓許多高齡者對老公寓望而卻步。

 

面對這個問題,內政部預計在2025年第四季推出「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針對屋齡超過30年、樓高4至6層且結構安全的集合住宅,提供修繕經費補助。計畫內容包括加裝無障礙設施、立面修繕等項目,期望能讓長者無需面臨換屋壓力,同時吸引青年回流居住。這項政策可能為老公寓市場帶來結構性的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老公寓並非全無優勢。低公設比是其主要吸引力之一,而不同樓層更有其獨特價值:一樓若有庭院或營業用店面功能,價值更為多元;三樓以下爬樓梯較不費力;五樓則擁有較好的景觀與隱私性,且不會受到樓上鄰居的干擾。此外,四層樓公寓在地段優良的情況下,往往具有危老都更的潛力,這些都是購屋時可以考量的要點。

 

隨著人口高齡化趨勢持續,如何讓住宅市場更符合不同年齡層的需求,將是未來重要的課題。老公寓的改造與活化,不僅關係到個別家庭的居住品質,更牽動著都市更新與居住正義的整體發展。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調節下,老公寓或許能找到新的市場定位,成為都會住宅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