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產官學界共商淨零建築轉型 金融、碳匯、建材創新成關鍵解方

產官學界共商淨零建築轉型 金融、碳匯、建材創新成關鍵解方
M-news 產官學界共商淨零建築轉型 金融、碳匯、建材創新成關鍵解方 在全球淨零排放浪潮下,建築產業作為碳排放大戶,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與機遇。7月10日,由台灣智慧人居產業促進會主辦的「2025...

產官學界共商淨零建築轉型 金融、碳匯、建材創新成關鍵解方

在全球淨零排放浪潮下,建築產業作為碳排放大戶,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與機遇。7月10日,由台灣智慧人居產業促進會主辦的「2025永續建築產業淨零論壇」於台北彭園會館舉行,吸引建築、金融、政策、材料及學術界專家齊聚,共同探討台灣建築產業如何整合資源,邁向2050淨零目標。

 

政策目標明確 產業轉型刻不容緩 

論壇開場由智慧人居促進會會長辛建民點出關鍵趨勢:「淨零建築已從理念走向實踐階段。」與會的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台北市都更學會等單位代表一致認同,建築產業需加速整合自然碳匯、金融工具與建材創新三大面向。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簡任技師黃鏡諺更揭示具體政策藍圖:2040年公有建築75%淨零覆蓋率、2050年全面達標。然而對比現況,全台綠建築標章雖累計1.4萬件,低碳建材認證卻不足百件,顯示產業轉型仍存在巨大落差。

 

金融工具扮演轉型催化劑 

面對轉型成本挑戰,玉山銀行永續金融部協理張智凱提出解方:透過房屋稅減免、利率優惠等金融誘因,搭配碳交易制度成形,將綠色建築轉化為可量化的經濟效益。他特別舉例,金融機構如玉山福岡分行已實踐太陽能屋頂等具體案例,證明永續投資的可行性。這顯示金融業正從資金供給者轉型為「低碳轉型槓桿」,為建築業注入長期動能。

 

建材創新突破成本困境 

論壇中,諾貝達建材副董事長陳萬坤分享產業實務經驗,指出建材業者透過ISO 14067碳足跡認證與國際接軌,不僅滿足ESG評鑑需求,更能優化施工效率、緩解缺工壓力。他強調:「淨零轉型不是成本負擔,而是提升競爭力的契機。」此觀點獲得與會建築師代表呼應,認為低碳建材與工法將成為未來市場區隔的關鍵。

 

跨界對話凝聚行動共識 

論壇下半場的永續淨零座談,由永續建築委員會主委林穎立主持,匯聚建築設計、金融、建材與政策專家,直面產業轉型痛點。智慧人居協會秘書長梁孟涵分析國際ESG評鑑趨勢時指出,台灣業者需及早因應全球永續標準,避免未來遭遇貿易壁壘。現場開放產官學界對話,具體討論如何縮短法規落差、強化人才培育等實務課題。

 

這場論壇不僅揭示建築淨零轉型的迫切性,更展現台灣產官學界攜手應對挑戰的決心。隨著政策路徑逐漸清晰、金融工具日趨多元、建材技術持續突破,建築產業的永續轉型已從口號邁入實質行動階段。然而要實現2050淨零目標,仍需業界加速整合資源、克服成本與技術門檻,方能將挑戰轉化為產業升級的歷史機遇。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