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鐵道vs.未來車站!桃園鐵路地下化爆考古奇蹟 鐵道局掛保證:2033準時起飛
桃園鐵路地下化新站體設計過關 2033年完工目標不變
桃園火車站改建工程邁入新階段!配合桃園鐵路地下化計畫,未來將打造地下2層、地上3層的新站體,近期已通過都市設計審議。儘管施工基地陸續發現清代鐵道遺構與史前文化遺址,負責工程的鐵道局仍信心表示,將如期在2033年完工,成為桃園交通新樞紐。
這項總面積達4.7公頃的改建工程,去年7月已舉行開工典禮,但實際工程進度才剛起步。新站體以「摺紙飛機」為設計概念,強調建築的穿透性,將與桃園捷運綠線G07站共構,並連接台鐵公司站區開發大樓。桃園市都發局表示,未來車站將整合捷運綠線與棕線,成為桃園最重要的交通轉運核心。
然而,工程面臨多重挑戰。施工基地不僅發現清代鐵道遺構,更挖出4千年前的訊塘埔文化遺址,總遺址面積約7500平方公尺。近期在軌道願景館後方又發現新的文物,引發外界對工程進度的疑慮。鐵道局對此說明,新發現的文物與既有出土物相似,經文資委員確認不影響整體進度,考古團隊預計2025年7月完成全區發掘作業。
桃園市政府同步推動「桃園大車站總體發展策略」,希望藉由車站改建帶動周邊老城區再生。都發局指出,將盤點周邊土地權屬,以共享城市概念引導區域轉型,提升公共設施水準,並釋出精華土地促進均衡發展。文化局則強調,雖尚未收到鐵道局的完整調查報告,但會配合工程進度盡快完成文資審查。
桃園火車站改建不僅是交通建設,更是城市轉型的契機。面對文資保存與工程進度的平衡,需要相關單位密切合作。未來完工後,新站體將串聯捷運路網,重塑桃園都市核心區的風貌,為市民帶來更便捷的交通服務與優質的公共空間。這項重大建設的每一步進展,都牽動著桃園未來的發展藍圖。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