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房貸
  3. 房貸

央行緊盯都更貸款風險 籲銀行自主控管不動產放款

央行緊盯都更貸款風險 籲銀行自主控管不動產放款
房貸 央行緊盯都更貸款風險 籲銀行自主控管不動產放款 中央銀行近期持續督促金融機構落實不動產貸款自主管理機制,特別針對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等政策性貸款提出風險警示。央行強調,雖然自主都更貸款屬於配...

央行緊盯都更貸款風險 籲銀行自主控管不動產放款

中央銀行近期持續督促金融機構落實不動產貸款自主管理機制,特別針對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等政策性貸款提出風險警示。央行強調,雖然自主都更貸款屬於配合政府政策的項目,但銀行在辦理相關業務時,仍應嚴格遵循5P(借款戶、資金用途、還款來源、債權保障、授信展望)及5C(品格、能力、資本、擔保品、經營狀況)等授信原則進行審核,央行不會介入具體貸款條件的設定。

 

自用型都更成焦點 風險控管不可輕忽

根據央行定義,所謂「自主都更」或「自辦都更」主要是指供自用而非銷售使用的都更案件。這類案件雖然具有政策支持背景,但由於屬於中長期貸款性質,仍面臨房市景氣波動的潛在風險。央行官員透露,近期已觀察到部分都更建案出現貸款違約情況,顯示相關貸款的風險正在升高,值得金融機構特別留意。

 

央行分析指出,隨著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政策推動,相關建築貸款規模持續擴增,但市場環境已出現明顯變化。一方面,政府打炒房政策持續發酵,房市交易量明顯萎縮;另一方面,營建成本高漲、利率走升等因素,都增加都更案件的執行難度與財務壓力。在這樣的環境下,即使是政策性貸款,銀行仍應審慎評估授信風險。

 

銀行授信自主把關 央行維持監理立場

央行重申,雖然都更、危老重建等貸款項目具有政策性質,但央行不會針對個別案件的貸款條件進行干預或設定統一標準。各金融機構應依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及授信政策,獨立評估每筆貸款的可行性與條件。這種「政策支持、市場運作」的模式,旨在兼顧都市更新政策推動與金融體系穩健的雙重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特別區分「自用型」與「銷售型」都更案件的差異。對於供自住使用的都更案件,由於不涉及後續銷售變現,其風險特性與一般建案貸款有所不同。銀行在承作這類貸款時,除評估建物本身價值外,更需關注借款人長期償債能力與財務規劃的完整性。

 

平衡政策與風險的永續發展

在當前房市調整期,央行對都更貸款風險的示警,反映監理機關對不動產市場變化的敏銳觀察。對於金融機構而言,如何在支持都市更新政策的同時,妥善控管授信風險,將是未來重要的經營課題。而對有意參與都更的民眾來說,充分了解財務負擔與市場風險,做好完善的資金規劃,更是確保都更順利推動的關鍵。央行的警示不僅是對銀行的提醒,也為整體都更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