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撥款大塞車!首購族苦等2個月 銀行坦言:額度快見底
申請新青安房貸,竟要等60天才能撥款?近期不少首購族發現,原本被視為購屋神器的「新青安貸款」,如今申辦流程明顯拉長,部分公股銀行甚至出現「核貸通過卻遲遲等不到撥款」的窘境。據了解,由於央行信用管制緊縮、銀行房貸額度逼近《銀行法》72-2條上限,加上預售屋交屋潮湧入,新青安案件堆積如山,撥款時程從過去的「隨核隨撥」變成「排隊動撥」,最長需等待2個月以上。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僅臺灣銀行、土地銀行等少數公股行庫尚有房貸額度,其餘銀行多數已進入「額度控管」狀態,甚至優先保留給高收入、低風險客戶。這波撥款塞車潮,正讓許多已簽約的購屋族陷入「違約倒數」的焦慮。
新青安貸款自2023年8月推出後,因利率最低1.775%、40年還款期與5年寬限期等優惠,迅速成為首購族首選,累計至2025年3月已受理超過10萬戶,總金額突破8,000億元。然而,隨著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加上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逼近30%法定上限,公股銀行為避免超標,開始嚴格控管撥款節奏。
以華南銀行為例,雖新青安案件平均1至2周即可核定,但實際撥款仍需排隊1至2個月;第一銀行同樣面臨「核准易、撥款難」狀況,客戶即使通過審核,仍得苦候2個月才能拿到資金。臺銀與土銀雖聲稱「無排撥問題」,但業界普遍認為,若交屋潮持續,所有銀行都可能被迫拉長作業時程。
這波撥款延遲的主因,除了《銀行法》72-2條的30%放款上限限制,更與「預售屋交屋潮」直接相關。2025年全台預售屋交屋量預估高達10.6萬戶,其中台中北屯、桃園中壢等熱區更單區突破4,000戶,大量集中交屋導致銀行短期資金調度吃緊。
此外,新青安貸款「只還息、不還本」的特性,也加劇額度僵局。銀行主管解釋,多數新青安客戶選擇5年寬限期,導致本金償還速度緩慢,銀行舊額度未能釋出,新案件又持續湧入,形成惡性循環。
面對撥款延遲風險,賣厝阿明建議購屋族採取三項行動:
1. 優先選擇土銀、臺銀:目前兩家銀行額度相對充裕,撥款速度較穩定。
2. 提前備妥自備款:若銀行最終核貸成數不足或撥款延遲,至少能避免違約。
3. 簽約加註「撥款緩衝條款」:明訂因銀行作業延遲導致交屋違約時,買賣雙方不得求償。
新青安貸款雖仍是市場上最優惠的購屋方案,但隨著銀行額度緊縮、撥款效率下滑,首購族需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房產顧問提醒,現階段購屋應更謹慎評估「自備款彈性」與「建商交屋配合度」,尤其預售屋買家需確認建商是否接受延遲撥款,否則可能面臨高達15%的違約金風險。
這場「撥款塞車」危機,短期內恐難緩解。對自住客而言,與其焦慮等待,不如重新審視財務規劃,確保在低利環境結束前,守住得來不易的成家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