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限貸令掀房市大地震!數萬購屋族恐慘賠百萬 專家警告:最糟時刻還沒到
央行第七波限貸政策實施至今已滿三季,市場效應逐漸顯現。房市專家警告,這波政策不僅抑制投資客,更波及政策實施前已簽約的購屋者,尤其預售屋買家面臨交屋時貸款成數不足的困境,可能引發大規模違約潮。隨著下半年交屋高峰來臨,市場亂象恐進一步惡化,購屋糾紛、建商資金斷鏈等問題將接踵而至。
政策衝擊浮現 預售屋買家陷困境
限貸令「溯及既往」的規定,使許多在政策實施前購買預售屋的民眾,如今面臨銀行核貸成數縮減的窘境。部分買家因自備款不足,可能被迫解約或遭建商沒收定金,衍生大量交易糾紛。此外,換屋族也深受影響,尤其雙北地區因高價住宅認定標準過時,50坪以上住宅動輒被歸類為豪宅,貸款成數僅剩三成,使換屋需求遭到壓抑。
自住客與首購族同樣受創。限貸政策提高購屋門檻,使有意購屋的民眾需準備更高自備款,反而讓真正有居住需求者更難入市。房仲業者透露,市場交易量已明顯萎縮,部分中小型房仲面臨生存壓力,若下半年市況未見好轉,恐爆發倒閉潮。
市場扭曲風險加劇
為規避限貸規定,市場上出現「人頭購屋」、「假合約」等異常交易,不僅推升房價,更助長投機風氣。此外,部分建商因資金周轉困難,已出現延遲交屋甚至爛尾樓案例,若情況持續惡化,恐衝擊金融體系穩定。銀行業者則為因應政策,推出「裝修貸」、「信用貸」等變通方案,但此類貸款利率較高,未來若經濟下行,可能增加借款人違約風險。
政策應更細緻 避免傷及無辜
專家指出,打房政策若只聚焦限貸,而未解決供給不足、稅制不公等根本問題,恐使市場扭曲加劇。建議政府重新檢視高價宅認定標準,並考量對已簽約購屋者提供緩衝措施,避免政策「溯及既往」傷及無辜。房市問題牽涉民生居住權,如何在抑制投機與保障自住需求間取得平衡,將是央行與相關部會須審慎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