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書兼差抽佣4%合理嗎?」消保官踢爆:非正式仲介收費無效,賣家可拒付!
在房產交易中,透過親友介紹成交的情況時有所聞。近日一位消費者遇到特殊狀況:經由代書表弟介紹成功售出位於市場旁的房屋後,對方竟要求收取成交價4%(約60萬元)的仲介費。這樣的收費是否合理?代書能否兼任仲介角色?本文將從法規與實務案例切入,為消費者釐清相關權益。
▍法規與實務分析
1. 仲介服務的合法性要件:
依《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第4條規定,從事仲介業務必須取得「不動產經紀人」或「不動產營業員」證照
代書(地政士)執照範圍僅限產權移轉登記等業務,不得執行仲介業務(內政部91年6月24日台內中地字第0910008731號函釋)
未具仲介資格者收取仲介費,最高可處新台幣30萬元罰鍰(同條例第32條)
2. 仲介費收取標準:
合法仲介收費通常為「賣方4%+買方1-2%」
本案代書表弟單方要求賣方支付4%,已高於市場常規
重點在於「是否簽訂書面委託契約」,若無書面約定,收費缺乏法律依據
3. 親友介紹的法律定位:
單純介紹不構成仲介關係
若未事先約定報酬,依《民法》第176條無因管理規定,最高僅能請求必要費用償還
事後索要高額報酬可能涉犯《刑法》第339條詐欺罪
▍消費者自保三步驟
1. 事前確認:
要求出示不動產經紀人證照
簽訂書面契約明訂服務內容與報酬
確認身分是否為合法仲介
2. 事中把關:
拒絕支付不明費用
留存所有溝通紀錄
必要時向當地地政處查證
3. 事後救濟:
向縣市政府地政局檢舉無照仲介
透過各鄉鎮市公所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提起民事訴訟請求返還不當得利
▍專家建議
1. 合法仲介的優勢:
受《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規範,提供專任委託等多元服務,有履約保證機制
2. 親友介紹的風險:
缺乏專業保障
可能隱藏利益衝突
後續糾紛難處理
3. 替代方案:
委託合法房仲公司
選擇「一般委託」模式
善用「賣家自售」平台
不動產交易金額龐大,消費者應特別注意仲介服務的合法性。
本案代書表弟未具仲介資格卻收取高額費用,已明顯違法。提醒民眾:
1. 任何服務報酬都應「事前書面約定」
2. 交易過程「保留完整證據」
3. 遇到爭議「立即尋求法律協助」
最後建議,可至內政部地政司網站查詢合法仲介業者名單,或撥打各地政事務所諮詢專線,確保交易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