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屠宰場到藝文殿堂!台中「小豬藝文基地」動工 麗明營造吳春山捐 2億結合市府活化城市記憶
M傳媒 特派 游穎達
▲ 台中市長盧秀燕(圖左3)邀請捐贈者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圖右3)及與會貴賓代表,進行動土儀式。
一座承載著豬肉拍賣歷史的圓形建築,即將華麗轉身為台中最具特色的藝文地標。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捐資2億元,與台中市政府合作改造原北區肉品市場拍賣館,打造「小豬藝文基地」,今日(7月29日)正式舉行動土典禮。
這項計畫不僅是閒置空間的活化,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從昔日豬隻「走秀選美」的拍賣場,蛻變為融合劇場、展覽與社區互動的文化場域。
▲ 動土典禮貴賓大合影
從髒亂角落到文化亮點:一場城市空間的文藝復興
這塊位於台中北區的基地,過去是公立屠宰場的核心區域,隨著民間供應體系成熟而閒置,卻因環境髒亂成為都市發展的負擔。市府最初曾考慮全面拆除改建為公園,但獨特的圓形拍賣館建築——環形座位、挑高空間的歷史痕跡,讓團隊決定保留並賦予新生命。
市長盧秀燕在典禮上坦言,轉型契機來自於對空間價值的重新發現,而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的藝術收藏與公益精神,恰好為這座建築找到最契合的靈魂。
▲ 盧秀燕市長致詞
吳春山是全球豬主題藝術品的知名藏家,30年來收藏作品超過13000餘件,卻苦無適當展覽空間。此次合作對他而言別具意義:「從沒想過當年的屠宰場,會成為藝術品的家。」基地設計保留原有老樹與圓形建築結構,新建的「麗明.豬展示館」將常設展出其收藏,從雕塑、繪畫到民俗工藝,呈現跨文化的豬意象;而原拍賣場改建的「拍賣館小劇場」,則可容納300人,成為實驗性演出的孵化器。
公私協力的文化治理新模式
此案的特殊性在於資源整合模式:民間捐贈硬體建設,市府則投入5,000萬元負責劇場設備與後續營運。文化局強調,台中雖有國家歌劇院等大型場館,但766個立案演藝團隊更需要中小型舞台,而「小豬藝文基地」正填補此缺口,未來將提供駐村、親子活動等多元服務,強化藝術與日常生活的連結。 動土儀式上,從地方政府官員、民代到藝文團體代表逾200人參與,反映各界對計畫的期待。值得注意的是,基地周邊已陸續完成「豬事圓滿公園」、千戶社會住宅等建設,顯示市府試圖透過文化與社福政策的疊加效應,重塑區域形象。
▲ 豬事圓滿公園實景
「小豬藝文基地」的價值,不僅在於增加一處表演場地,更在於它示範了如何將城市陰暗面轉化為創意養分。從屠宰場的血腥氣味到藝術展演的靈性氛圍,從經濟功能褪去的廢墟到社區凝聚的文化節點,這場改造提醒我們:城市的進步,往往始於對「不完美歷史」的溫柔凝視。未來,當觀眾在此欣賞演出或展覽時,腳下踩著的,將是一段被重新詮釋的集體記憶。
M傳媒 特派 游穎達 實際參與所見,今日活動包含市長盧秀燕、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副市長黃國榮、秘書長黃崇典、立法委員黃健豪、楊瓊瓔、市議員陳政顯、陳文政、曾朝榮、邱愛珊、賴義鍠、沈佑蓮、劉士州、陳成添、還有今年身兼台中市議會「教育文化委員會」召集人的市議員陳廷秀,也特別派代表前來參與,此未來可活絡中市藝文界展出&表演舞台的盛事!
另文化局副局長施純福、農業局長張敬昌、衛生局長曾梓展、建設局副局長陳永欣、捷運工程局主秘連昭榮、工商策進會總幹事黃于珊、北區區長戴燕如、北區各里鄰長、還有前教育部長曾志朗也特地前來。
另有諸多各界貴賓市政顧問等蒞臨共超過200餘人,也到場共襄盛舉,讓今(29)日動土典禮現場,更顯得熱鬧非凡。
(圖/文 記者游穎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