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賣厝阿明Line
開啟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明明簽了底價,房仲卻催我降200萬!專家揭4招反制 | M傳媒

明明簽了底價,房仲卻催我降200萬!專家揭4招反制 | M傳媒
M-news 明明簽了底價,房仲卻催我降200萬!專家揭4招反制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明明簽了底價,房仲卻不斷催我降100萬!」這句抱怨道出了許多屋主的無奈。近期在房市社群上,不少賣方...

明明簽了底價,房仲卻催我降200萬!專家揭4招反制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明明簽了底價,房仲卻不斷催我降100萬!」這句抱怨道出了許多屋主的無奈。近期在房市社群上,不少賣方紛紛分享類似經歷:房子掛牌多時,帶看不多、出價偏低,房仲卻頻頻建議降價,聲稱「這是市場能拿到的最高價」。面對這種訊息不透明的狀態,屋主到底該如何自處,避免血本無歸?

 

資深房仲透露,這種情況背後有其現實原因。

當市場冷清、帶看組數有限,房仲本身面臨業績壓力,「先成交再說」往往成為業界潛規則。然而,賣方永遠無法得知房仲是否真正為自己爭取更高價格,或只是為了快速成交而建議降價。這種資訊落差,讓屋主容易陷入心理壓力與不確定感。

 

房產專家指出,屋主的疑慮並非杞人憂天。

首先,房仲佣金與成交價連動,理論上應有爭取高價的動機,但在冷市中,「先求成交再求價」往往被優先考量。其次,房仲提供的比價基準常模糊不清,例如所謂「帶看組數的最高出價」可能隱藏其他買方潛在意向,實際上買方報價可能更高,只是房仲未告知。

 

更讓賣方擔心的是降價後的連鎖效應。

依據實價登錄,一旦成交價低於原底價,就會成為社區的新行情,對後續物件形成價格錨定效應,導致未來房價只能逐步下修。因此,許多屋主寧可暫緩出售,也不願輕易讓價。

 

專家建議,屋主應積極掌握資訊,自行核對實價登錄,了解同社區近三個月成交行情;同時要求房仲提供完整帶看紀錄及每組買方出價明細,包括附加條件與看屋時間。如果發現資訊落差過大,就應提高警覺,避免盲目跟隨。

 

業內人士傳授自保三招:

首先,設定降價階梯,例如每兩週最多調整一次,每次降幅不超過3%;其次,了解競爭物件銷售狀況,把握市場脈動;最後,契約中明訂底價,避免房仲不斷試探。

 

真正專業的房仲,會提供完整市場分析報告,解釋降價原因並提出精準行銷策略,例如鎖定特定客群、加強網路曝光,而非單純催促降價。對堅持不降價的屋主,也可考慮「以租代售」或暫停銷售,等待市場回溫。

 

M觀點 與其完全依賴房仲意見,不如自己做功課、掌握真實數據。

在冷清市場中保持理性與耐心,才能守住房產價值,確保賣房決定不會成為無法挽回的損失。房子是自己的,價格也應由自己決定,唯有如此,才能在市場低迷時穩住資產。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