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寬限期竟成信貸地雷?銀行員不敢說的真相曝光 | M傳媒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我房貸都正常繳一年了,為什麼申請信貸還是被拒絕?」房貸開始繳後,過多久可以辦信貸?現在只繳利息,銀行會怎麼計算我的可貸金額?這些問題困擾著許多正在背房貸的民眾。不少房貸族在寬限期內「只繳利息」覺得輕鬆,卻在申請其他貸款時碰壁,背後原因與銀行的風險評估有關。
寬限期內的還款錯覺
「我現在每月房貸只繳1萬多,收入5萬,再貸個50萬應該很輕鬆吧?」這是許多房貸族的常見迷思。實際上,銀行評估貸款額度時,看的是未來本利攤還後的「真實壓力」。行員透露,許多客戶在寬限期內覺得還款輕鬆,卻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銀行計算你的還款能力時,是用『未來要還的錢』來評估,不是你『現在還的錢』。」
以貸款800萬、利率2%為例,寬限期內只繳利息約1.3萬元,看似輕鬆;但寬限期結束後,本利攤還20年,月付金將暴增到4萬以上。這個「未來數字」才是銀行評估你還能負擔多少信貸的關鍵。
賣厝阿明建議
計算貸款能力時要「扣除寬限期3-5年比較安全」,這個觀點獲得銀行從業人員認同。
「我們內部評估時,確實會把寬限期結束後的還款壓力納入考量。」一位銀行主管表示:「如果客戶的寬限期還有3年,我們會假設他現在就要開始還本利,用這個標準來計算他還能負擔多少其他貸款。」
這樣的評估方式雖然保守,卻是保護雙方的重要機制。畢竟寬限期結束後,如果同時要負擔暴增的房貸和新申請的信貸,對借款人來說壓力實在太大。
何時申請信貸最適合?
那麼,房貸族到底什麼時候申請信貸比較容易過件?綜合銀行從業人員建議,有幾個關鍵時機點:
首先是房貸正常繳款滿一年以上,這段期間能夠證明你的還款穩定性。
其次是寬限期結束後半年,這時你已適應較高的還款金額,銀行也較願意核貸。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整體財力狀況。「我們會看客戶的收入穩定性、負債比、信用評分等多重因素。」銀行主管強調:「與其糾結何時申請,不如先把自己的財務體質顧好。」
聰明規劃避免雙重壓力
對於正在寬限期內的房貸族,專家建議幾個聰明做法:
首先,不要被寬限期的低月付金迷惑,應該提前預習未來本利攤還的還款壓力,把多出來的錢先存起來或投資。
其次,維持良好的信用紀錄,按時繳款不延遲,這對未來申請任何貸款都有幫助。
最後,培養與往來銀行的良好關係,如果你的薪轉戶、信用卡都在同一家銀行,未來申請貸款時通常會比較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