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外包工程師想買房?專家揭:銀行怕的不是收入低,而是沒紀錄 | M傳媒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在現代社會,離婚後重整人生並不罕見,但若年過半百、又是非正式受雇身分,要在銀行成功貸款買房,難度可說比年輕族群更高。最近,一名50歲網友在臉書《賣房知識家》社團發文求助,表示自己離婚後單身,目前以外包工程工作維生,每月收入約5至6萬元,沒有固定公司勞保,只有繳國民年金。近期因朋友協助才掛勞保三個月,手頭有170萬存款,想買一間470萬元的公寓,好留一個房產給孩子,並詢問:「這樣的條件能貸到八成房貸嗎?」
網友問題反映出不少中年勞動族群的現實困境。
雖然有穩定接案收入,但由於非正職員工,少了長期勞保、薪轉與報稅紀錄,對銀行而言,等於「收入證明不足」。銀行評估房貸風險時,最看重的是「穩定性」與「可追蹤性」,即借款人是否有固定薪資來源與明確還款能力。外包工程師或接案者,除非能提出長期入帳紀錄、報稅資料或發票證明,否則在放款條件上通常會被列為中高風險客戶。
不過,這名網友並非完全沒機會。
若以470萬元總價計算,八成貸款約376萬元,若有170萬元自備款,資金準備已屬充足。再加上薪轉入帳穩定兩年、信用分數730分(屬中高水準),若能提出完整的收支明細或合作公司開立的報酬證明,確實有機會爭取房貸核准。但銀行端可能會從「八成」降為「七成或六成」,或要求提供保證人共同簽貸,才能降低風險。
理財顧問分析,目前50歲申貸仍有機會申請30年期房貸,但實務上銀行多會依年齡縮短貸款年限,例如核准20至25年期較常見。以376萬元貸款、20年期、利率2.5%試算,每月本息約兩萬元,對月收入五到六萬者而言尚可負擔,只是若收入來源不穩定,建議同時保留應急存款至少半年生活費,避免臨時接案中斷導致斷繳風險。
房貸核准的關鍵在「能讓銀行相信你還得起」。
在沒有穩定雇傭關係的情況下,建議這類自營或外包工作者,盡量建立正式金流紀錄,例如薪轉帳戶定期入帳、保留接案合約或報稅資料,甚至主動請合作公司開立收入證明。若能提供保證人(例如收入穩定的親友),銀行放款意願也會提高。
當然,也有另一種務實做法,可考慮從中小型銀行、信用合作社或地區農會著手。這類金融機構對地方客戶較具彈性,若能親自說明背景與收入來源,成功核貸的機率往往比大型銀行高。此外,也能考慮降低貸款成數,例如自備款拉高至三至四成,讓銀行風險降低,自然更願意放行。
M觀點:
對這位50歲的外包工程師來說,他不是沒有能力,而是缺乏「被制度認可的證明」。這正凸顯出台灣勞動市場對非典型就業者的不友善。未來若想買房留給孩子,與其急著求貸,不如先穩定收入紀錄、保留存款證明,等到勞保掛滿半年、一年後再申請,成功機率會大增。房子可以慢買,但信用與現金流的穩定,才是中年再起的真正本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