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賣厝阿明Line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農地交易暗藏「套繪陷阱」專家:簽約前少寫一句話,賣方恐慘賠百萬 | M傳媒

農地交易暗藏「套繪陷阱」專家:簽約前少寫一句話,賣方恐慘賠百萬 | M傳媒
M-news 農地交易暗藏「套繪陷阱」專家:簽約前少寫一句話,賣方恐慘賠百萬 | M傳媒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簽約時少寫八個字,過戶時慘賠百百萬!」新北市近郊農地市場正上演一場場契約攻...

農地交易暗藏「套繪陷阱」專家:簽約前少寫一句話,賣方恐慘賠百萬 | M傳媒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簽約時少寫八個字,過戶時慘賠百百萬!」新北市近郊農地市場正上演一場場契約攻防戰。隨著區段徵收題材發酵,原本乏人問津的農地瞬間洛陽紙貴,但隱藏在交易背後的「契約地雷」,卻讓不少賣方在簽字後才驚覺,自己親手埋下了糾紛的導火線。

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最近處理的案例令人心驚:一位農地共有人趁著徵收傳聞,順利以高價出售持分,卻在過戶前夕被買方突襲砍價。買方抓住「套繪管制」這四個字大作文章,聲稱未來抵價地面積可能縮水,要求折讓三成價金。儘管依法令規定,區段徵收時套繪將自動解除,但契約中未明確載明這項關鍵資訊,讓賣方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市場冷清時,買方砍價的刀特別利。」點出當前市場現實。

他發現,愈是精明的投資客,愈懂得在契約條文中尋找突破口。最近一宗交易,買方在簽約後突然主張賣方未告知「土壤污染檢測紀錄」,儘管該地根本從未做過相關檢測,但契約中確實漏未載明「保證無污染歷史」的但書,導致雙方陷入冗長協商。

這些契約陷阱通常藏在看似不起眼的細節裡。

例如「套繪管制」狀態的農地,若未在契約中明確記載「依《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第12條規定,本土地若經區段徵收變更為非農業用地,套繪管制自動解除」,就可能被買方作為砍價的藉口。更棘手的是,有些早期農舍雖已倒塌,但套繪紀錄仍在,買方若刻意隱瞞購買意圖,事後再以此要求賠償,賣方往往求助無門。

專業地政士透露,現在連「耕作權歸屬」都能成為砍價理由。

有買方在簽約後聲稱發現土地上有他人耕作跡象,質疑賣方未完全告知使用狀況,要求折價百萬。儘管實務上農地閒置時被鄰人暫時使用的情形相當普遍,但若契約中未載明「現況使用情形」,賣方就容易陷入被動。

農地買賣最危險的三大契約漏洞包括:

未明確記載套繪管制狀態、未詳列土地使用限制、未載明徵收補償權利歸屬。他最近經手的案例中,就有賣方因契約未註明「區段徵收抵價地分配權利隨土地移轉」,被買方主張權利瑕疵,最終被迫降價成交。

契約自保的黃金法則

在這波農地交易熱潮中,真正的勝負關鍵不在價格,而在契約的嚴謹度。資深地政士建議賣方必須堅守三大原則:首先,在契約中明確列出所有土地限制與特殊狀況;其次,對徵收相關權利歸屬條文要逐字審閱;最後,所有口頭承諾都要轉為白紙黑字。

市場從熱轉冷之際,正是契約漏洞最容易暴露的時刻。

與其事後為了一個條文對簿公堂,不如簽約前多花三十分鐘逐條確認。畢竟,在農地交易的戰場上,真正能保護你的不是最高的成交價,而是最嚴謹的契約書。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