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不動產寒流來襲!第三季交易腰斬、辦公市場供過於求成新常態| M傳媒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一股寒流正襲捲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世邦魏理仕最新統計顯示,2025年第三季全台大型土地及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較去年同期慘跌57%,土地市場交易額更創下兩年多來單季最低紀錄。這波冷鋒不僅讓建商紛紛縮手購地,更驚人的是台北辦公市場出現十年罕見現象。A辦與B辦淨去化量同時轉負,宣告商用不動產市場已進入深水區。
市場總體表現
根據世邦魏理仕統計,2025年第三季全台大型土地及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為704億元,雖然較上季成長22%,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卻大幅下滑57%,顯示市場明顯降溫。
土地市場更是慘淡,第三季交易量年減71%,成交額僅320億元,創下兩年多來單季最低紀錄。這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去年9月實施的第七波信用管制,導致住宅市場買氣大降,加上銀行放貸態度趨嚴,促使建商購地腳步明顯放緩。
辦公市場變局
台北辦公租賃市場正面臨結構性轉變。2025年第三季台北市中心優質辦公室總淨去化量為-4,831坪,這是自2023年第三季以來首次轉為負值,更是近十年來首度出現A辦與B辦淨去化量同時落入負值區間的現象。
與此同時,市場供給持續增加。第三季有元大銀星大樓及新光華山金融中心兩棟新大樓釋出,為台北市中心提供約1.5萬坪的總租賃面積。在新完工大樓增加及新增搬遷活動下降的雙重影響下,第三季優質辦公室平均空置率較前季上升1.6個百分點,至7.13%。
工業地產獨強
在一片低迷中,工業地產成為市場唯一亮點。受惠於AI浪潮與新興科技產品需求強勁,半導體及電子產業對於自用不動產的需求維持高檔。
全台廠房買賣金額已連續六季突破100億元的水準,對整體商用不動產市場形成穩定支撐。今年第三季前兩大商用不動產交易,均為高科技製造業者購置產業園區內廠房,包括台達電以69.5億元購置泰豐輪胎觀音廠,及日月光半導體以65億元購入穩懋南科路竹廠。
租金成長停滯
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辦公室租金成長幾乎停滯。第三季台北市A辦及B辦平均每坪月租,分別為3,088元、1,943元,各較上季僅成長0.03%、0.39%。
值得注意的是,信義區A辦平均每坪月租金為3,587元,與上季水準相當,是七年半來該區首次出現平均租金未成長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少數中大型租戶遷離該區或縮減租賃面積。
未來展望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主管李嘉玶預警:「台北市中心辦公室市場自今年起進入每年新供給達3萬坪以上的高峰期,當中A辦新供給增加速度逐漸攀升,將使A辦平均空置率攀升至10%以上。」
至今年底前,台北市中心預計將再迎來兩棟新大樓完工,合計為市場帶來近1.5萬坪的可租賃樓地板面積,預測平均空置率將升逾8%。
世邦魏理仕總經理林敬超表示,在央行未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及銀行業未放寬核貸標準的前提下,預料建商對於房市發展仍將抱持保守看法,並影響土地市場交易動能。
市場轉折點已至
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正經歷關鍵轉折,從過去「隨便買都賺」的房東市場,正式轉向「精挑細選」的房客市場。隨著辦公供給潮來襲與土地市場急凍,業者必須重新思考生存之道。對企業租戶而言,這反而是升級辦公空間的絕佳時機,不僅選擇增多,議價空間也隨之擴大。在這波市場調整期中,唯有靈活應變的玩家,才能在寒冬中等待下一春的來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