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辦都更熱潮席捲全台!雙北、高雄領銜,城市翻新與經濟活絡並進
隨著都市化快速發展,台灣各地政府積極推動民間參與公辦都市更新計畫,不僅雙北地區持續推進大規模都更案,連過去較少關注都更議題的南台灣地區,如高雄,也紛紛啟動相關計畫。公辦都更透過政府主導、民間投資的模式,整合大型公有土地並簡化行政程序,吸引具規模與品牌實力的開發商參與,為市容翻新及經濟活絡注入新動能。
雙北地區:老舊建物更新需求迫切,公辦都更成城市美學推手
雙北地區因老舊建物眾多,公辦都更成為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台北市與新北市近年來推動多項大型公辦都更案,不僅改善居住環境,更提升城市美學與機能。
台北市:都更五箭加碼三箭,信義兒福、行二行三案成亮點
信義兒福公辦都更案:位於信義計畫區,總面積達2.83公頃,投資金額190億元。該案分為5期推動,將打造全齡社區與新創聚落,首案B1-1基地預計2024年第四季竣工,其餘基地則於2032年前陸續完工。
行二行三公辦都更案:台北規模最大的公辦都更案,鄰接台北車站與華山文創園區。全案將興建中央與北市府聯合辦公大樓、國門地標住宅及人文好宅,預計2029年中完工。
都更五箭與加碼三箭:台北市為加速老屋更新,2023年推出「都更五箭」,2024年再加碼三箭,截至2024年1月底,已核定實施662件都更案。
新北市:永和大陳都更案完成最後拼圖
永和大陳公辦都更案:占地2.6萬坪,分為7個單元推動。單元1由遠雄建設得標,投資金額達200億元,預計興建3棟39層建築,並規劃幼兒園、公托中心及社會住宅等公益性設施。其餘單元分別由勝治、皇翔、茂德及漢皇集團得標,全案將成為永和地區的新地標。
高雄市:半導體產業帶動,公辦都更活化城市機能
受惠於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及台積電進駐,高雄市的商辦、會展及交通轉運等服務設施需求大增。市府積極透過公私合作推動公辦都更,已簽約並完工的七大公辦都更案累計投資金額達1,458億元。
南部公辦都更亮點案
鳳山都更好:高雄首場公辦都更案,位於捷運鳳山國中站旁,銷售成數達95%。
嘉義都更好:中彰投雲嘉地區首例公辦都更案,已全數完銷。
平實營區都更案:台南規模最大的都更案,總面積8,683坪,將分兩期開發,預計興建12棟住宅大樓,總銷金額約400億元。
特貿三公辦都更案:由國揚集團得標,將興建A級商辦、餐飲、精品旅館及住宅等複合式產品。
左營機20公辦都更案:由三地集團旗下的尚發營造得標,預計興建5棟24層住宅大樓及2棟社會住宅與市府綜合辦公大樓。
公辦都更的優勢與未來展望
相較於一般民辦都更,公辦都更由政府主導土地整合,確保開發過程順暢,尤其在地權結構複雜、開發門檻高的雙北地區更具優勢。公辦都更案結合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智慧辦公與高端住宅等複合型規劃,不僅提升了土地利用價值,也為城市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
公辦都更的三大優勢:
政府主導,整合效率高:公辦都更由政府整合公有土地,解決產權複雜問題,加速開發進程。
複合型規劃,提升土地價值:結合商業、住宅、公共設施等多元功能,創造更高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吸引品牌開發商參與:知名建商如遠雄、冠德、國揚等積極參與,提升市場信賴度與銷售表現。
公辦都更不僅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動經濟發展與提升居住品質的關鍵策略。從雙北到高雄,公辦都更案遍地開花,為城市注入新活力。未來,隨著更多大型都更案的推進,台灣的城市面貌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打造更宜居、更繁榮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