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焦點
  3. 焦點

地上權貸款遭誤解?央行急澄清三類人不受限 銀行保守態度成關鍵 

地上權貸款遭誤解?央行急澄清三類人不受限 銀行保守態度成關鍵 
焦點 地上權貸款遭誤解?央行急澄清三類人不受限 銀行保守態度成關鍵  「地上權住宅貸款被央行卡死?」近期不動產業者頻傳民眾申辦地上權貸款遭拒,質疑央行信用管制過嚴。對此,央行2日緊急發出聲明,...

地上權貸款遭誤解?央行急澄清三類人不受限 銀行保守態度成關鍵 

「地上權住宅貸款被央行卡死?」近期不動產業者頻傳民眾申辦地上權貸款遭拒,質疑央行信用管制過嚴。對此,央行2日緊急發出聲明,強調符合三大條件的借款人「完全不受限」,問題癥結其實在於銀行自身的風險評估。這場誤解背後,反映的是地上權住宅長期面臨的「貸款歧視」,以及當前房市緊縮政策下,金融機構更趨保守的放款策略。 

 

央行澄清:三大豁免條件未受信用管制影響

央行業務局長謝鳳瑛明確指出,辦理地上權借款者若符合以下三種情況,仍可正常申貸,且不受央行不動產抵押貸款規定限制: 

1. 首購族與青安貸款對象:符合財政部「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條件,或名下無房無貸者(非高價住宅)。 

2. 繼承房產者:因繼承取得的房屋及房貸不計入名下房產數,新申辦購屋貸款仍可適用一般條件。 

3. 換屋自住需求:借款人與銀行切結「一年內出售舊屋」,新購的第1或第2戶貸款不受限。 

 

央行強調,這些豁免措施早已存在,近期市場傳言純屬誤解。問題的核心在於,即使符合央行規定,銀行對地上權住宅的貸款條件仍比一般所有權住宅嚴格,甚至部分銀行直接拒貸。 

 

銀行保守態度

謝鳳瑛坦言,地上權住宅因「土地非自有」的特性,銀行普遍認為擔保品價值較低,加上未來轉手性受限,導致授信風險較高。實務上,即使央行未限制,多數銀行仍自主緊縮條件,例如: 

貸款成數較低:地上權住宅通常僅能貸到5~6成,遠低於所有權住宅的7~8成。 

利率加碼:部分銀行對地上權貸款額外加息0.3%~0.5%,反映風險溢價。 

還款期限縮短:最長還款期可能從30年縮至20年,增加月付壓力。 

這種「政策未禁、銀行自限」的現象,顯示金融機構對地上權市場的疑慮,短期內難有改善。 

 

總裁看法

央行總裁楊金龍近期坦言,當前房市雖有修正跡象(如住宅貸款年增率放緩),但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高達37.1%,且房價尚未明顯回落。這讓央行陷入兩難:鬆綁管制恐助長炒風,但過度緊縮可能誤傷剛需。 

 

尤其地上權住宅原本是「高房價下的平價選擇」,如今卻因貸款困難,反而讓經濟弱勢族群更難入手。業界建議,若政府希望推動地上權作為居住正義解方,應協調公股銀行提供專案貸款,或透過信保機制分擔風險,否則現行政策恐加劇市場扭曲。 

 

對有意購買地上權住宅的民眾,專家提出三項行動指南: 

1. 優先確認銀行政策:申貸前直接洽詢承辦行,避免聽信片面訊息。 

2. 強化自身財力證明:提高收入穩定性與信用評分,爭取較佳條件。 

3. 考慮混合型方案:若貸款成數不足,可搭配信用貸款或親友資助補足缺口。 

 

這場「地上權貸款之亂」凸顯一個更深層問題:當政策目標(打炒房)與市場現實(銀行風險趨避)碰撞時,受影響最大的往往是真正的自住需求。央行與金管會或許該思考,如何在「風險控管」與「居住正義」之間,找到更細緻的平衡點。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