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賣厝阿明Line
開啟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老屋翻身還是錢坑?五十年公寓藏致命危機,專家揭「安心買老房」關鍵心法 | M傳媒

老屋翻身還是錢坑?五十年公寓藏致命危機,專家揭「安心買老房」關鍵心法 | M傳媒
M-news 老屋翻身還是錢坑?五十年公寓藏致命危機,專家揭「安心買老房」關鍵心法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頭期款有限、屋齡四、五十年的老公寓成了很多首購族的選項,但問題是「買來住得安心嗎?...

老屋翻身還是錢坑?五十年公寓藏致命危機,專家揭「安心買老房」關鍵心法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頭期款有限、屋齡四、五十年的老公寓成了很多首購族的選項,但問題是「買來住得安心嗎?會不會越住越貴?」答案沒有標準公式,重點在於風險評估與資金規劃。

 

首先,屋齡超過五十年的建築在耐震設計上,確實存在法規與結構上的弱點;台灣早期(1974年前)建築對抗震的規範並不完整,老屋耐震能力普遍較新屋弱,購屋前務必重視結構安全檢測。

 

接著是錢的問題:老屋表面價低,但翻修與管線更新不是小數目。近年整理市場行情,全面翻修一坪可能上看數萬元起跳,若是全室、大幅更新,單坪費用甚至更高;買房時除了頭期款,還要把可能的修繕預算納入長期現金流考量,否則每月房貸加上不定期維修,生活會變得很緊繃。

 

再看市場脈動,近年房價整體仍呈上升趨勢,尤其重劃區與捷運沿線的新案熱度不減,這也造成老公寓在投資吸引力上相對被動;換句話說,若你買老屋是為了自住、且能接受維修不便與時間成本,老公寓可行;若期待短期增值或作為強力投資標的,老屋就不見得是最佳選擇。

今周刊

 

另外一個不能忽略的是重建與都更可能性。

危老重建條例、都更誘因若能順利推動,老屋未來的潛在價值可能大幅改變,但推動需時間、也常牽涉全體所有權人一致同意,非短期內可期待的解方。地方政府在危老辦理上提供的程序與獎勵,值得有心人詳細查詢與評估。

 

在此情境下,賣厝阿明的建議很實際也接地氣:

「若真的要買老房,就買你負擔得起的、能住就好,不要花大錢去整修;不想住的時候改成分租或套房出租,老房最終總會重建,長期持有還是可以安心的。」這句話的關鍵在於心態與現金流管理:把老屋當成『可住且可靈活運用的資產』,而非一味期待短期暴利,反而能降低風險。

 

綜合來說,若月收入穩定、能承擔修繕與不時之需,老公寓可作為先成家再優化的路徑;若你偏好低風險與未來流動性,繼續租屋存頭期,等待價格、利率或供給條件更明朗,會是一條更保守也更安全的路。買房從來不是只看價格,而是看整體人生規劃、現金流承受度與風險偏好。

 

老公寓價差吸引人,但別被「便宜」兩字沖昏頭。

做功課、請結構技師檢驗、試算翻修與每月負擔,然後問自己:我是真要居住,還是期待投資?賣厝阿明提醒,凡事以「能住得安穩、付得起」為原則,保守一點,反而不會吃虧。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