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桃園醫療曙光!八德市立醫院2033年營運 帶動區域發展新動能
桃園人口突破234萬,南桃園90萬居民卻長期缺乏大型醫療機構,市府選址八德興建市立醫院,預計2033年營運,將徹底改變區域醫療格局
隨著北北桃生活圈逐漸成熟,桃園市已成為全國人口成長最快的直轄市,總人口數超過234萬。然而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卻日益凸顯,特別是在南桃園地區(包括八德、大溪、平鎮、中壢等地),雖然聚集了近90萬人口,佔桃園總人口近半數,卻長期缺乏大型醫療院所。為了解決這個迫切的民生需求,桃園市政府正式規劃在八德霄裡公園旁興建市立醫院,力拚2033年正式營運,這項重大建設可望為南桃園醫療資源帶來革命性變化。
南桃園居民醫療困境
目前該地區若需要中大型醫療院所,最近的是位於火車站後站的聖保祿醫院,車程至少需要半小時以上,或是桃園區的部立桃園醫院、敏盛醫院等。遇到急重症或住院需求時,這樣的地理距離往往造成就醫不便,甚至可能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選址八德決策過程詳細評估
衛生局長賈蔚透露,市府最初清點出19個可能地點,最終基於交通便捷性、基地面積足夠(避免服務機能受限)以及土地取得難易度(市府土地佔比高)等因素,選定八德現址。此外,衛福部將桃園從兩個醫療次分區改劃為三個區,讓八德獲得足夠的病床額度,也是醫院能夠設立的關鍵因素。這家規劃中的市立醫院將設有499張急性病床,達到區域醫院的上限規模,並以「健康園區、醫養合一」為核心理念,打造智慧、綠色、平權的醫療環境。未來將服務超過150萬人口,並串聯全市衛生所與醫療院所,形成綿密的健康照護網。
對當地房市而言,醫療建設的完善無疑是一大利多
信義房屋專家指出,八德地區居民以外來客居多,特別是來自新北與新竹的外溢人口。被稱為「八擴」的八德擴大重劃區,因其CP值高而吸引大量購屋者。該區不僅生活機能完備、綠覆率高、擁有舒適街廓,交通方面還有捷運綠線經過,加上位於兩大交流道之間的優越位置,南來北往相當便利。
房價方面,八擴地區屋齡10年內的電梯大樓單價約在3字頭,相對於其他可能已達4或5字頭的重劃區顯得親民。總價方面,室內15-18坪含車位的2房物件約1100萬左右,標準3房含車位則在1500萬上下,吸引許多雙北、新竹的外溢客群來此尋屋,客群偏年輕,以一般小家庭為主。
除了市立醫院外,八德長榮醫院也預計兩年後完工,加上年初甫開業的天祥醫院,將共同提升八德地區乃至整個南桃園的醫療量能。這些醫院的設立不僅服務居民,也將帶動醫療就業人口前來,為周遭地區帶來新的發展動能。
桃園市立醫院的建設規劃回應了長期以來南桃園地區醫療資源不足的困境
隨著八德市立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的陸續完成,南桃園居民將不再需要遠赴他區就醫,急重症患者也能獲得及時的醫療照護。這項重大建設不僅是醫療資源的擴充,更將帶動區域整體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並進一步提升八德及周邊地區的生活品質與居住價值,實現真正的區域平衡發展。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