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房價高掛不下?預售兩房2000萬、三房破3000萬 究竟誰在買單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兩房要2000萬、三房破3000萬,就算中古三房也要2000萬以上,這些房子到底都賣誰啊?以後轉手又有誰願意接?」一位長期觀察台中房市的網友在論壇上發問,引起許多購屋族共鳴。房價持續高企,但成交數據仍顯示市場有人願意出手,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力量在撐住?
首先,專家指出,台中房市這幾年受惠於重大建設與人口紅利,西屯七期、北屯機捷特區以及水湳經貿園區,吸引大量建商推案,也讓價格基準往上推高。根據實價登錄,七期核心區域預售價早已站穩每坪80至100萬元,即使郊區北屯、中科周邊,也常見五、六字頭。換算下來,兩房總價破2000萬、三房逼近或突破3000萬,幾乎已成常態。
那麼,誰在買?專家分析可分為三大族群。
第一是 高資產族。對他們而言,台中房市不只是居住,更是資產配置的一環。比起放在股市或海外,他們認為台中精華區房產抗跌性強,甚至可作為下一代的「傳承資產」。
第二是 雙薪中壯年家庭。雖然價格驚人,但只要雙薪穩定,加上新青安貸款或寬限期,仍有人願意硬著頭皮買下,當成長期自住規劃。
第三是 外地置產。不少中北部或海外台商,看中台中生活機能、醫療資源與交通便利,把這裡視為退休或回流的選擇。
然而,市場上也不是沒有隱憂。房仲業者坦言,雖然成交量還能維持,但價格與收入落差越拉越大,年輕首購族望屋興嘆,實際承接力道有限。再加上央行信用管制與利率走高,投資客逐漸退場,未來能否繼續維持高價,仍是問號。
至於網友最關心的「以後誰要接手?」專家直言,關鍵在於區域與產品。
如果是位於七期或水湳等指標區域,土地稀缺、建設持續,長期仍有人接手。但若是郊區、機能尚未成熟的區段,價格漲得過快,可能面臨「轉手困難」的窘境,屆時屋主恐怕要接受降價才有成交機會。
M觀點,台中房市確實進入「高總價時代」,但並非全面失速。換言之,市場買單的人存在,但範圍正在縮小。
購屋族應該思考的是:自己是否真有財務能力長期負擔,而非盲目追價。因為房價能否繼續高掛,最終還是要回到市場基本面與承接力道。對想買的人來說,與其擔心「誰在買」,更重要的是評估「自己能不能安心持有」。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