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中古屋開價這麼硬?誰給的勇氣?

中古屋開價這麼硬?誰給的勇氣?
M-news 房仲話術破解:為什麼中古屋開價這麼硬? 最近看房的人一定很有感——中古屋開價越來越高,房仲態度越來越硬。明明實價登錄擺在那,屋主卻堅持「開價498萬,低於470萬不談」,甚至直接說「這個價...

中古屋開價這麼硬?誰給的勇氣?

最近看房的人一定很有感——中古屋開價越來越高,房仲態度越來越硬。明明實價登錄擺在那,屋主卻堅持「開價498萬,低於470萬不談」,甚至直接說「這個價錢沒辦法收斡旋」。

 

到底是誰給他們的勇氣?這種價格真的賣得掉嗎?

 

1. 為什麼中古屋開價這麼誇張?

(1) 屋主還在作「去年的夢」

2021-2023年房市大漲,很多屋主覺得「我的房子應該要跟隔壁新案一樣貴」,完全無視市場已經冷卻。尤其投資客持有的物件,開價更是硬到不行,因為他們成本低、不急賣,寧可放著等「盤子」上鉤。

 

(2) 房仲的「錨定效應」話術

房仲常會用「開高讓你砍」的策略:

先開一個離譜價(498萬),讓你覺得「砍到470萬好像賺到」。

但其實合理價可能只有430萬,你以為談贏了,結果還是買貴。

 

(3) 40年公寓敢開新成屋價?

有些老屋主看附近新案開價80/坪,就覺得自己的40年公寓也值60/坪,完全忽略「屋齡、結構、管理」的差距。這種物件通常掛很久賣不掉,但屋主也不急,反正「有緣人」總會出現?

 

2. 這種價格到底賣給誰?

(1) 首購族是最大苦主

現在買盤剩下首購族還能貸款,有些房仲看準年輕人沒經驗,專挑「貸得過但買貴」的案子推。反正銀行估價夠,年輕人咬牙也買得下去,就成了高價冤大頭。

 

(2) 資訊不對等的買家

不是所有人都會查實價登錄,尤其長輩或外地人,容易被話術洗腦:「這區未來會漲」、「現在不買以後更貴」。

 

(3) 真的有「盤子」接盤?

市場上永遠有「怕現在不買以後更貴」的人。屋主就是在等這些人,寧可掛一年也不降價。

 

3. 買方該怎麼應對?

 

(1) 堅持用「實價登錄」出價

別管開價多少,直接拿最近3個月成交價當基準。

如果房仲說「這個價不能收斡」,就回他:「那等屋主想談再聯絡我。」

 

(2) 看屋時直接問「底價」

與其浪費時間,進門就問:「這間屋主最低多少肯賣?」如果房仲閃躲,大概就知道開價很虛。

 

(3) 專攻「急售物件」

法拍屋、繼承案、屋主已買新房的案子,議價空間較大。

看房時留意「掛賣多久」,超過半年的通常有談判空間。

 

(4) 讓子彈飛一會兒

如果屋主死不降價,就放著別理。等他們發現「開價沒人買」,自然會調整心態。

 

4. 未來房價會跌嗎?

(1) 不會「崩盤」,但會「緩修正」

利率高、買氣冷,有些投資客撐不住會降價求售。

但自住為主的區域,屋主可能寧可出租也不賤賣。

 

(2) 股市大跌≠房價大跌

股市和房市關聯性沒那麼強,與其等崩盤,不如專心找「合理價」的物件。

 

別被話術牽著走,市場終究會回歸理性

中古屋開價亂象確實讓人火大,但買方最大的武器就是「不買」。

如果你是自住:堅持用實價登錄出價,別被「以後更貴」嚇到。

如果你是投資:這種價格根本沒利潤,不如等更好的機會。

記住,房子是「需要才買」,不是「怕漲才買」。 與其糾結開價多離譜,不如保持耐心,市場終究會淘汰那些不合理的價格。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