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首購族猶豫要不要出手?中古屋斡旋掀起「進場時機論戰」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現在到底是不是進場的好時機?」這是許多首購族每天在腦中盤旋的問題。近日一名31歲的網友發文表示,自己已經準備好自備款,看上一間屋齡七年的中古屋,卻在「要不要下斡旋」的關鍵時刻舉棋不定。這番心聲立刻引起大量回應,也再次掀起市場對「首購進場時機」的熱烈討論。
中古屋七年,首購族的抉擇關卡
該名網友透露,自己屬於首購族,打算買下來自住,因此特別慎重。他認為中古屋七年還算年輕,社區公共設施與管線狀態相對新穩定,房價也比預售或新成屋親民,但他最大的擔憂是「會不會買貴了?」、「萬一房價再跌,會不會後悔?」。
專家分析,這樣的心態其實代表了典型首購族的矛盾:一方面擔心錯過市場好時機,另一方面又害怕「買在高點」。
現階段市場觀察:價格高檔盤整
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近兩年全台房價雖持續上漲,但漲勢明顯趨緩,部分區域甚至出現「量縮價穩」的現象。央行接連限貸、升息後,投資客退場,市場逐步回歸自住需求。房市專家指出,現階段屬於價格高檔盤整期,「要再暴漲不易,但要大幅下跌也難」。
換言之,對首購族來說,重點不是等市場跌,而是找到自己買得起、住得安心的好標的。
「斡旋」該不該下?專家三點建議
面對網友猶豫是否要下斡旋,房產顧問提出三項觀察:
1. 自住需求優先:若確定是長期自住,房價短期波動影響有限,重點在於生活便利與家庭需求。
2. 價格合理性:可透過實價登錄比對同社區、同型產品行情,若價格落在合理區間,就有下斡旋的空間。
3. 談判籌碼:斡旋本質是「表達購屋誠意」,金額不必一次到位,可先壓低一成到兩成,再與屋主拉鋸。
資深房仲提醒,很多首購族誤以為斡旋就是「非買不可」,其實這只是買方進場談判的第一步,若條件談不攏,仍可撤回。
青年購屋心態:與其等跌,不如買穩
針對這名31歲網友的情況,房產專家認為:「七年中古屋對首購來說是好選項,不會太舊,價格相對有空間。」與其猶豫不決,不如先行試探,透過斡旋來驗證賣方底線。若條件合適、負擔能力穩定,這就是適合的進場時機。
M觀點:買房不是追高低,而是買人生階段
這場「要不要下斡旋」的糾結,其實折射出台灣首購族的共同焦慮。對31歲的首購族來說,真正的關鍵不在市場漲跌,而在於是否找到一個符合需求、財務可負擔的家。專家提醒,買房不是投資市場的高低點操作,而是人生階段的選擇。當自備款到位、物件合適、還款壓力可控時,這就是最佳的進場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