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帶動小宅熱潮 七都1至2房交易占比狂飆
【M傳媒房產中心/台北報導】
房價越來越高,購屋族也越來越「精打細算」。根據永慶房產集團彙整七都近五年住宅交易資料顯示,雖然市場上仍以3房為主力,但1房、2房產品的交易占比正在全面攀升,3房占比開始下降,4房以上產品更是全面縮減,尤其以中南部更為明顯,顯示購屋族愈來愈傾向選擇坪數較小、總價負擔較輕的住宅。
調查指出,新竹縣市、台中市以及台南市的小宅交易成長最明顯,近五年總體上升超過6個百分點。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新竹受惠科技產業聚落效應,帶來大量就業人口,單身或小家庭的首購族,自然傾向1至2房產品。台中則受重劃區推案帶動,小坪數供給充足,成為首購族進場「敲門磚」。台南則因南科帶來人口紅利,外來就業人口增多,加上2房以下產品總價親民,吸引剛需買盤。
陳金萍指出,小宅交易熱絡的原因不只房價高漲,還包括少子化、單身與小家庭比例上升,使一人一戶或小家庭成為主流。小坪數產品總價門檻低,更符合高房價時代的剛性需求,加上政府政策支持,自住與首購族成為市場主力,2房以下小宅交易自然升溫。
反觀多房型住宅則降溫明顯。七都近五年4房以上產品交易占比全面下降,其中新竹降幅最劇,減少了8.6個百分點。陳金萍分析,大坪數住宅總價動輒數千萬元,購屋負擔高,加上家庭規模縮小,需求逐年下滑。首購與換屋族在負擔與生活品質之間尋求平衡,小宅成為首選。
不過,台南仍是例外,4房以上住宅占比高達39.4%,原因是台南發展較早,推案以透天為主,具備持有土地與大坪數優勢,但即便如此,受房價上揚與銀行房貸緊縮影響,多房型交易仍比五年前減少6.3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高房價與生活型態改變正在重塑七都住宅市場格局,購屋族更重視「買得起、住得好」,小宅化趨勢明顯,1房與2房產品占比持續上升,3房逐步減少,4房以上全面縮減。陳金萍建議,購屋族在選擇房型時,可依自身家庭需求與預算彈性評估,若以自住為主,可優先考慮生活機能成熟區域內的小坪數住宅,以兼顧總價與便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