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股銀行急示警:房市寒冬恐持續到年底,建商庫存壓力破表 M傳媒
國內房市正遭遇多重寒流夾擊。中央銀行第七波信用管制、不動產總量管控與《銀行法》第72條之2限制三管齊下,加上川普2.0關稅政策帶來經濟不確定性,導致房市交易量能急凍。公股銀行示警,房市供給量持續放大但需求不振,建商正面臨嚴峻的庫存調整壓力,這波房市冰河期可能持續到年底。
公股銀行分析指出,政府自去年下半年啟動的信用管制及房貸緊縮政策,已明顯抑制不動產市場資金供給。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推行的一系列關稅政策,更使全球經貿環境風險升高,間接造成不動產市場買氣停滯。這種「政策緊縮+外部衝擊」的雙重壓力,讓房市陷入近年少見的低迷狀態。
從具體數據來看,今年以來建物買賣棟數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上半年房市買氣已呈現明顯衰退趨勢。雖然整體建築物使用執照核發件數及總樓地板面積統計均較去年同期減少,但住宅類使照核發件數卻逆勢成長,反映前幾年房市熱絡時期推案的交屋潮正開始湧現。
這種供給增加與需求減少的背離現象,正造成市場結構性失衡。
房地產新案待售存量逐步上揚,顯示國內預售屋、新成屋需求明顯不振。隨著使照增加促使房屋供給量持續放大,建商面臨的庫存去化壓力將更加沉重。
商用不動產市場則呈現兩極化發展。
一方面受惠於壽險業投資不動產最低投報率下修,加上AI熱潮帶動科技業廠房、廠辦及辦公大樓等大型交易活絡,挹注第一季商用不動產產業成長動能。但另一方面,美國後續關稅政策衝擊我國部分產業經濟景氣,可能削減未來商用不動產銷售動能。
公股銀行提出未來不動產業五大觀察重點:
首先,政府相關房地產信用管制政策及限貸令是否持續;其次,美國關稅貿易戰及地緣政治所造成的經貿環境變動;第三,少子化對長期住房需求的影響;第四,都更危老推動進度;最後是利率水準變化趨勢。這些因素都將牽動房市未來發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住宅市場買氣持續萎縮,已影響建商推案與購地意願。
這種謹慎態度反映開發商對後市看法轉趨保守,國內土地交易前景不容樂觀。建商可能轉向更保守的財務策略,包括減緩推案速度、加強成本控制,以及聚焦於特定剛性需求區塊。
專家分析,這波房市調整雖然痛苦,但有其必要性。
過去過熱的市場吸引過多資源投入,現在回歸理性有助於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然而,短期內確實會對相關產業鏈造成衝擊,需要謹慎因應。
對於消費者的影響則是雙面的。
一方面,買方市場逐漸形成,議價空間可能擴大;但另一方面,銀行貸款條件趨嚴,取得資金的難度提高。這種矛盾情況讓許多潛在購屋者陷入觀望。
M傳媒觀點
房市就像季節變化,有春夏就有秋冬!認為這波調整不是壞事,與其硬撐著高價沒人買,不如讓市場回歸合理價格。
想要買房的朋友可以開始做功課了,但別急著出手。記得要選擇財務穩健的建商,特別是現在這種時期,交屋保障比價格便宜更重要。建商也應該趁這個時候提升產品力,與其拚價格不如拚價值,這樣才能度過市場寒冬。
市場永遠是循環的,冬天來了春天就不遠。與其恐慌性拋售或衝動搶進,不如理性評估自身需求和能力,這才是聰明的房市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