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賣厝阿明Line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薪水漲、房價飆】從22K到28K還是買不起房?網嘆:「好想回到15年前!」

【薪水漲、房價飆】從22K到28K還是買不起房?網嘆:「好想回到15年前!」
M-news 【薪水漲、房價飆】從22K到28K還是買不起房?網嘆:「好想回到15年前!」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好想回到15年前,房價只有現在三分之一!」雖然薪水從22K漲到28K,看...

【薪水漲、房價飆】從22K到28K還是買不起房?網嘆:「好想回到15年前!」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好想回到15年前,房價只有現在三分之一!」雖然薪水從22K漲到28K,看似進步了,但對多數年輕人來說,買房仍舊是遙不可及的夢。房價飆漲、物價上升、薪水緩慢,這場世代的「買房追趕賽」,許多人根本還沒起跑就被宣告落敗。

 

回顧15年前,那時台北市平均房價每坪約30萬元,如今同樣地段動輒80到90萬,甚至精華區破百萬早已不是新聞;反觀基本薪資卻僅從22K調升到28K,漲幅約27%。換句話說,薪水漲幅不及房價的一成速度,這樣的落差,難怪讓年輕世代感嘆「努力根本追不上通膨」。

 

不過,市場的風向似乎正在慢慢轉變。央行連續升息、政府持續打炒房,加上交易稅制與選擇性信用管制雙重夾擊,房市熱度明顯降溫。根據房仲業者觀察,雙北部分區域房價出現約5%至10%的修正,台中、高雄的推案量也放緩,建商為刺激買氣,紛紛祭出低首付、裝修補貼、延遲交屋等優惠方案。雖然還談不上「崩盤」,但的確釋出了冷卻訊號。

 

房產專家指出,這波市場修正,是購屋族難得的「觀察期」。雖然房價不太可能回到15年前的水準,但買氣放緩、議價空間擴大,對首購族來說正是練功的好時機。與其感嘆房價高,不如趁這時多看屋、多比較,學會辨別屋況、地段與價格,累積市場敏感度。「當市場真的出現合理價時,你才知道那是不是你的機會。」一位房仲這樣說。

 

至於買房策略,專家也提醒:「不要一開始就想一次到位。」許多年輕人設定太高目標,結果反而永遠買不起。其實從小坪數、中古屋或交通稍遠的蛋白區起步,是更務實的做法。等未來收入提升或累積更多資產,再考慮換屋升級,才能穩健達成買房夢。畢竟市場總在循環,懂得布局的人,才能在波動中站穩腳步。

 

另一方面,政府也陸續推出首購族的支持方案。像是「新青安貸款」、首購優惠利率與補貼措施,雖然不能根治高房價問題,但確實能減輕頭期與月付壓力。若能再搭配自我理財與長期規劃,對於想在台灣安家的年輕族群來說,仍是一條可行的路。

 

M觀點:「買不起」或許是現實,但「不準備」才是危險。

房價不會永遠高、也不會永遠低,市場總有起落。與其懷念15年前的房市,不如在現在的環境中學會布局。懂得評估、懂得等待、也懂得出手,才是這個世代買房最強的生存術。別忘了,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現在開始關注、行動,下一次市場轉折時,你也能成為那個「等到了的人」。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