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坪便宜8萬」是真是假?專家教你破解車位計算陷阱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為什麼房仲貼文總愛把車位算進去?」這個問題,想必困擾過不少找房子的朋友。最近一位網友在論壇上抱怨,明明大家最想知道的是單坪價格,房仲卻把總價和坪數含上車位一起算,感覺像是被玩了一場數字遊戲。這個議題一出,立刻引發網友熱烈討論,許多人直呼「看房資訊真的不透明啊!」
其實,這麼做背後有幾個業界小秘密。最主要目的就是讓單價看起來更便宜。舉例來說,一間總價1500萬、權狀30坪的房子,不含車位,每坪單價50萬。但如果把價值200萬的車位和10坪車位坪數加進去,總價變成1700萬,總坪數40坪,算下來每坪就變成42.5萬,瞬間感覺便宜許多。這種「漂亮單價」在預售屋市場特別常見,因為車位價格和坪數彈性大,房仲用來吸引買方詢問、增加帶看量非常有效。
另一個原因是避免被同業比較。
如果只標示主建物單價,容易被拿來跟周邊案子做直接比對,議價空間就縮小。把車位一起算進去後,每個案子的車位條件不同,單價比較的基準就變得模糊,房仲也能留有更多說明空間。
不過,這對購屋族來說確實麻煩。
每次看到喜歡的物件,都要自己拆算車位價格,才能算出真正單價。有時問房仲詳情,還不一定得到明確答案,心裡難免打鼓。
隨著實價登錄上路,市場透明度越來越高。
越來越多聰明的買方會自己比對行情,甚至要求房仲在貼文中清楚標示主建物、附屬建物和車位各自價格與坪數。專家建議,看房時一定要**要求提供不含車位的單價**,並對照實價登錄行情,避免被漂亮數字迷惑。若房仲支吾其詞或拒絕提供,物件價格合理性就值得打問號。
M觀點:「與其抱怨房仲的數字遊戲,不如自己學會看懂價格。」
房市透明化是趨勢,但在此之前,購屋族必須自己保護自己。沒有看不透的數字遊戲,只有不做功課的買方。與其被美麗單價迷惑,不如踏實計算真實成本,掌握資訊才是聰明購屋的不二法門。
這波房仲數字遊戲提醒我們:看房不只是看坪數和總價,更要拆開每個細節,才能真正懂房子值多少,也避免買房後才發現「原來被算進車位了!」的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