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以金檢取代第八波信用管制,預售屋承購戶衝擊最大
中央銀行決定以強化金融檢查(金檢)取代第八波不動產信用管制,此舉對建商的影響有限,但對三、四年前已簽約、即將交屋的預售屋承購戶卻可能造成重大衝擊。這些買方在簽約時可能已根據當時的貸款條件規劃財務,但隨著政策調整,貸款成數可能被限縮,導致交屋時面臨資金缺口,甚至引發糾紛。
第七波信用管制成效顯現,房市交易趨緩
央行實施的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已有效抑制投機交易,房市交易量趨於和緩。根據統計,2025年前兩個月的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金額為57.6億元,年減幅度達18.5%,顯示央行政策對建商、買賣雙方都產生了顯著影響。然而,隨著央行轉向強化金檢,預售屋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加,可能進一步影響房市穩定性。
預售屋承購戶面臨貸款成數縮水,交屋糾紛頻傳
去年第七波信用管制實施後,許多預售屋承購戶在交屋時發現貸款成數被限縮,尤其是銀行重新估價後,部分物件被認定為豪宅,貸款成數從原本的6至7成驟降至3成,導致買方需自備更多資金,甚至無法順利交屋。這種情況引發了大量糾紛,也讓消費者對預售屋市場的信心下降。
建商呼籲「不溯及既往」,保障消費者權益
為避免政策變動對已簽約的預售屋承購戶造成不公平影響,建商呼籲央行應採取「不溯及既往」的原則,讓貸款條件適用於簽約時的信用管制規定,而非交屋時的最新政策。這樣才能維護交易穩定性,保障消費者權益,並減少交屋糾紛。
強化金檢對建商影響有限,但需解決預售屋問題
目前國銀已嚴格執行央行的金檢規定,每月、每季提交不動產放款報告,並接受檢查。因此,央行進一步強化金檢對建商的衝擊並不會顯著擴大。然而,對於預售屋市場,尤其是即將交屋的承購戶,政策的不確定性仍是一大隱憂。政府應積極介入,解決這些問題,以維護市場秩序。
建議政策明確化,避免市場動盪
為確保房市穩定,建議央行在強化金檢的同時,應明確規範預售屋貸款條件的適用標準,避免因政策變動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此外,政府可考慮設立過渡期,讓已簽約的預售屋承購戶適用舊有的貸款條件,以減少市場動盪。
央行以金檢取代第八波信用管制,顯示其調控房市的手段趨向細緻化。然而,對於三、四年前已簽約的預售屋承購戶來說,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帶來重大衝擊。為維護市場穩定與消費者權益,政府應採取「不溯及既往」的原則,並積極解決預售屋交屋糾紛,讓房市在穩健中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