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租補潮來襲!房東該漲租還是躲稅?揭開租屋補助的兩難習題

租補潮來襲!房東該漲租還是躲稅?揭開租屋補助的兩難習題
M-news 租補潮來襲!房東該漲租還是躲稅?揭開租屋補助的兩難習題 當每個上門的房客都開口問「能不能申請租補」,房東們的警報器立刻響起:這會不會引來國稅局的關愛眼神?該不該用「漲租金」來平衡可能的稅負...

租補潮來襲!房東該漲租還是躲稅?揭開租屋補助的兩難習題

當每個上門的房客都開口問「能不能申請租補」,房東們的警報器立刻響起:這會不會引來國稅局的關愛眼神?該不該用「漲租金」來平衡可能的稅負增加?在租屋補助政策與稅務稽查的夾擊下,房東正面臨一場「良心」與「荷包」的拉鋸戰。

 

從租賃市場的現實面來看,租補政策確實正在重塑房東與房客的博弈規則。首先必須釐清的是,租屋補助本身不會直接導致稅金增加,關鍵在於「申請過程會留下官方紀錄」。

 

當房客成功申請補助,租約事實就會被登錄至政府系統,這可能產生三個連鎖效應: 

1. 稅務透明化壓力:雖然現階段國稅局未必會主動查核,但這些資料已成為未來稅務稽查的「潛在名單」。當政府需要稅收時,這些「被看見」的租賃關係最容易成為目標。 

2. 成本轉嫁的矛盾:表面上漲租1,000元似乎能平衡稅負,但實務上面臨兩難—漲太多可能違反《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的合理限制,漲太少又可能抵不過未來稅負(若被追稅,可能需補繳5-40%的所得稅)。 

3. 市場競爭現實:在租屋補助常態化的今天,拒絕租補可能讓房子失去競爭力。許多房客寧願選擇可報稅但租金較高的物件,也不願放棄每年數萬元的補助,這迫使房東必須重新思考定價策略。 

 

更值得關注的是,部分房東採取「陰陽合約」應對(即低價合約報稅、實際收取高租金),此舉風險極高。一旦被查獲,除補稅外還可能面臨罰鍰,且房客舉證容易(轉帳紀錄、對話截圖都是鐵證)。 

 

租屋補助政策逼出租賃市場「地下化」真實面貌

對房東而言,與其糾結「要不要多收1,000元」,不如徹底算清兩筆帳:一筆是「老實報稅的實際成本」,另一筆是「合法節稅的空間」(如必要費用扣除)。當愈來愈多租賃關係浮上檯面,最穩健的策略或許是:將租金調整至「含稅仍具競爭力」的水準,並在合約明訂「租金包含稅負」,把複雜的稅務問題轉化為透明的市場交易。畢竟,在租屋市場走向法制化的路上,早一步適應規則的人,反而能搶得先機。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