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家心聲】降價500萬還被砍到骨折!屋主怒轟:買方出價前有做功課嗎?
這年頭,賣房子比買房子還心累!一位屋主在網上大吐苦水,表示自己原本開價1,598萬,看到鄰居成交1,530萬後,主動降價到1,480萬想快點成交,結果買方出價竟然只有「1,000~1,200萬」,讓他傻眼直呼:「銀行鑑價都1,450萬以上,實價登錄也普遍1,400萬,這種出價是在開玩笑嗎?」
「我降價500萬,買方卻越出越低?」
這位屋主透露,自己一路讓利,從1,598萬降到1,398萬,甚至願意1,300萬成交,心想「少賺一點,未來換屋也能遇到願意讓利的賣家」,結果買方不僅不領情,還反手砍到900~1,000萬,讓他氣憤表示:「5年前這房子就值1,200萬了,現在銀行估價更高,再低下去我寧可不賣!」
買方抱怨房價高,但出價有參考行情嗎?
他觀察到,網路上很多買家抱怨房價太硬、自備款不足,但實際出價卻完全偏離市場行情:「實價登錄明明一堆1,450萬以上的成交紀錄,為什麼要出低於我當初的買價?」更讓他無奈的是,不少買方似乎只是「一時興起」看房,根本沒做足功課:「要撿便宜可以理解,但至少出個讓賣方願意談的價格吧?」
「別人可以為什麼你不行?」賣家嘆:市場機制很現實
他直言,房價高是事實,但與其抱怨,不如早點進場或調整預算:「價格很硬?但有沒有想過我已經降了多少?自備款不夠?有沒有可能是你的財務規劃問題?」並強調,買房是長期觀察、理性出價的過程,不是「憑感覺亂砍」就能成交。
最後,他無奈表示,如果買方繼續這樣不切實際地出價,那乾脆不賣了:「與其賤賣,不如留著等更好的時機。」這番心聲引發熱議,有人認同「亂出價真的浪費彼此時間」,但也有人反駁「賣家覺得委屈,買家也覺得房價不合理,這就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