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萬補助搶救老屋!桃園砸重金打造『下一個大稻埕』」
走進桃園新民街的「馨百年老宅人文空間」,斑駁的紅磚牆與復古花窗,訴說著這棟40年老建築的前世今生。如今,它搖身一變成為文青打卡勝地,背後關鍵正是桃園市府的「老屋活化補助計畫」。今年,這項計畫再度開跑,每案最高補助142萬元,目標鎖定40年以上非住宅老屋,要讓桃園舊城區重現大稻埕般的文藝復興。
翻開補助細則,這筆錢可說是「從外修到內、從硬體到經營」全面包辦。外牆拉皮最高補助40萬,室內裝潢如天花板、地坪翻新更能申請到90萬,若開設咖啡廳、選物店等特色店家,每月還能領1萬營運補助,最長12個月。住宅發展處長邱英哲強調,這不是單純的美化工程,而是透過都發局、經發局、文化局三管齊下,要把中壢、桃園車站周邊改造成「步行友善的文創廊帶」。
成功案例已在街頭萌芽。隱身巷弄的「只是光影」咖啡館,保留老宅磨石子地板與木桁架,搭配現代藝展;「馨百年」則將破舊閣樓改造成書香茶室,成為地方文史工作者的沙龍據點。這些案例證明,老屋活化不只是建築保存,更能創造「一棟老屋帶動一條街」的擴散效應。
隨著申請截止日(9月30日)逼近,這場「老屋重生運動」已吸引不少店主與藝術家探詢。但專家提醒,想複製大稻埕的成功,不能只靠硬體修繕,更需要「有溫度的經營理念」——畢竟老屋的靈魂不在磚瓦,而在於人與空間的對話。或許不久的將來,桃園舊城區的轉角處,會出現更多讓旅人駐足的「時光膠囊」,而這正是142萬補助背後,最值得期待的無形價值。
(註:申請詳情可洽桃園住宅發展處都市更新科(03)332-4700分機310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