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台北降溫大作戰】水泥叢林變身綠色城市!市府四招破解「熱島效應」

【台北降溫大作戰】水泥叢林變身綠色城市!市府四招破解「熱島效應」
M-news 【台北降溫大作戰】水泥叢林變身綠色城市!市府四招破解「熱島效應」 "走在台北街頭,你是否也感覺夏天一年比一年更難熬?"近年來,台北市屢創高溫紀錄,成為全台最熱城市。面對極端氣候挑戰,台北市...

【台北降溫大作戰】水泥叢林變身綠色城市!市府四招破解「熱島效應」

"走在台北街頭,你是否也感覺夏天一年比一年更難熬?"近年來,台北市屢創高溫紀錄,成為全台最熱城市。面對極端氣候挑戰,台北市政府正展開一場前所未有的「城市降溫革命」,要讓這座水泥叢林重拾清涼。

 

綠意滲透城市每個角落

台北市的降溫戰略從「立體綠化」全面展開。市府修訂建築規則,要求新建物必須設置屋頂花園、垂直綠牆,並預留通風廊道。走在信義區,已經可以看到不少辦公大樓披上「綠色外衣」,這些會呼吸的建築不僅美觀,更能有效降低周邊溫度2-3度。都發局長王玉芬表示:「我們要讓每棟建築都成為城市降溫的幫手,而不是熱源。」

 

河濱公園則被賦予新使命。淡水河畔5公里的改造計畫,將單調的堤防變身為親水綠廊。傍晚時分,這裡成為市民散步、騎車的熱門去處,河面吹來的涼風更自然調節城市微氣候。水利處長張廣智笑說:「現在大稻埕碼頭是台北最Chill的地方,連Agoda都評選為亞洲慢活勝地。」

 

科技與政策雙管齊下

台北市更祭出全國首創的「住宅隔熱膜補助」,幫助老舊公寓對抗烈日。家住萬華的陳太太開心地說:「裝了隔熱膜後,冷氣少開2小時,電費省了3成!」同時,市府嚴格要求新建築必須達到節能標準,預計到2025年,全市將有超過1000棟綠建築。

 

交通熱源也沒被忽略。781輛電動公車已穿梭台北街頭,數量全國第一。配合1200月票政策,越來越多市民選擇低碳出行。交通局統計,實施以來大眾運輸使用率提升15%,相當於每天減少2萬輛汽機車上路。

 

全民總動員抗高溫

這場降溫戰役需要每個市民參與。北市府推動「一人一樹」計畫,3年來已新增4000多棵行道樹。在信義區上班的李先生說:「公司大樓參加綠屋頂計畫後,頂樓溫度從50度降到35度,午休時間大家都搶著上去。」

 

環保局更運用AI監測熱點,精準規劃植樹位置。局長吳盛忠指出:「我們用大數據找出『都市熱島』,優先改善中正萬華、東區等四大熱區。」預計到2050年,台北將新增15.7萬棵樹,創造1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綠蔭。

 

台北的改變正在發生。從建築法規到交通政策,從河岸改造到全民植樹,這座城市正用科技與決心對抗氣候變遷。雖然距離「清涼台北」的目標還有長路要走,但走在如今的台北街頭,已經可以感受到微風拂過樹梢的涼意。這不僅是一場環境革命,更是都市生活品質的升級。下次當你走在信義區空橋下,或是在淡水河畔乘涼時,別忘了這都是台北人共同打造的「降溫奇蹟」。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