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全台「交屋海嘯」衝擊!建商、投資客競價廝殺,房價保衛戰開打

全台「交屋海嘯」衝擊!建商、投資客競價廝殺,房價保衛戰開打
M-news 全台「交屋海嘯」衝擊!建商、投資客競價廝殺,房價保衛戰開打 「未來3~4年,台灣房市將迎來史上最大『交屋海嘯』!」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全台住宅使照量突破13萬宅,創下29年來新高...

全台「交屋海嘯」衝擊!建商、投資客競價廝殺,房價保衛戰開打

「未來3~4年,台灣房市將迎來史上最大『交屋海嘯』!」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全台住宅使照量突破13萬宅,創下29年來新高,正式宣告房市進入密集交屋期。然而,這波交屋潮並非榮景,而是危機——在央行信用管制、銀行限貸、買氣低迷的三重夾擊下,市場正上演「新成屋、預售屋、中古屋」三方割喉戰,房價鬆動壓力前所未見。 

 

交屋潮+空屋率攀升,市場賣壓爆表 

不動產專家莊孟翰指出,這波交屋高峰期至少持續3~4年,而當前全台餘屋量已達10.3萬宅,其中新北市更以2萬餘宅居冠。更令人憂心的是,低度用電住宅(空屋率)自2021年低點8.66%反彈至9.32%,南部縣市如台南、高雄空屋率更突破10%,金門縣甚至高達17.53% 

 

這不是單純供過於求,而是『資金斷鏈』風暴

賣厝阿明分析,建商原本可透過餘屋貸款周轉,但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將餘屋貸款成數從4成砍至3成,直接掐斷建商金流。加上買方因限貸令卻步,建商為求現金流,只能降價促銷,連帶拖累中古屋市場。 

 

預售屋「低自備」陷阱 vs. 成屋「限貸」僵局

這場風暴中,購屋族也陷入兩難: 

預售屋:建商祭出「低自備款」、「工程0付款」吸客,但交屋後仍需補足2成自備款,許多首購族到交屋才驚覺負擔不起。 

新成屋與中古屋:雖能即時入住,但需一次拿出3成頭期款,加上央行限貸令讓銀行審核從嚴,許多買方卡在「想買卻貸不到」的困境。 

 

市場已出現「割喉式競價」預售案讓利10~15%、中古屋投資客急拋售、建商餘屋降價求去化。例如台中烏日高鐵特區,新案「櫻花大綻」成交均價較區域行情低10~15%,顯示建商寧願讓利換成交。 

 

未來3年關鍵:房價會跌多少? 

賣厝阿明預測,這波調整將分三階段: 

1. 2025~2026年:餘屋壓力最大的重劃區首當其衝,房價可能下修10~15% 

2. 2027~2028年:若政策未鬆綁,建商財務壓力加劇,恐引發倒閉潮,進一步加劇市場恐慌。 

3. 長期影響:商辦市場可能因住宅風險升高而受惠,大型建商已開始轉向商用不動產布局。 

 

自住「危機入市」機會來了?

這場交屋海嘯雖衝擊市場,卻也創造難得的「買方優勢」。

對自住客而言,三大策略至關重要: 

1. 鎖定「讓利建案」:重劃區餘屋量大,議價空間最高。 

2. 避開「高風險預售案」:慎防低自備陷阱,優先選擇財務穩健的上市建商。 

3. 把握「中古屋撿漏」:投資客拋售潮下,部分地段佳的中古屋可能出現超跌機會。 

房市從「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已成定局,與其追高殺低,不如冷靜觀察這波調整帶來的真實機會與進場最佳時機。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