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售獲利半年蒸發36萬!新竹屋主慘賠144萬「三類賣家急脫手」
「晚半年賣房,少賺一輛賓士!」 政府打房效應持續發酵,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全台房屋轉售平均獲利僅402萬元,較去年第三季高點438.2萬元縮水36.2萬元,創下近兩年最大跌幅。其中,新竹地區衰退最慘,轉售增值金額暴跌144萬元,從「全台最賺」淪為「賠售重災區」,反映央行信用管制與市場觀望氣氛已徹底改變房市遊戲規則。
「限貸令」發威!賣方讓利潮來襲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自去年第三季實施後,房市迅速降溫。原本火熱的轉售市場,如今買方出價保守,成交週期拉長,迫使三大類賣家加速脫手:
1. 換屋族:為搶首購優惠,簽下「一年內出售切結書」,急售舊屋導致價格鬆動。
2. 囤房族:囤房稅加重持有成本,多屋主優先拋售「低投報、難增值」物件。
3. 周轉族:股市震盪、企業資金壓力增大,寧願小幅降價變現。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分析,這波「先跑先贏」氛圍下,中高總價產品讓利最明顯,尤其新竹成屋因與預售案價差縮小,買方選擇多,賣方不得不降價求售。
新竹慘跌144萬、桃園逆勢創高
新竹:受科技業景氣波動影響,轉售獲利從800萬高點墜落,半年蒸發144萬元,主因「預售屋搶客、成屋競爭力下滑」。
雙北、桃園:剛性需求支撐,桃園Q1轉售獲利反升至409.5萬元,高鐵通勤族成主力買盤。
中南部:台中、台南、高雄獲利縮水28~57萬元,投資型買盤退潮。
未來獲利空間恐再壓縮
業界預估,若央行維持緊縮政策,轉售獲利將持續收斂。專家建議賣方:
高總價物件:需調整預期,適度讓利換取成交。
低價區產品:如桃園、新北蛋白區,仍有增值機會。
對買方而言,此時反而是議價黃金期,尤其新竹、台中等地,中古屋價差擴大,可鎖定「品牌建商、近捷運」標的,長期抗跌性較佳。
房市「慢牛」時代來臨?
這波轉售獲利衰退,不僅是政策打擊的結果,更反映市場從「炒作期」進入「剛需主導」的轉型階段。未來房價可能趨向「緩漲緩跌」,而非過往暴起暴落。對自住客來說,與其追逐短期增值,不如回歸「地段、機能、負擔能力」三大核心,才能在這場買賣拉鋸戰中站穩腳步。
#房市轉冷 #轉售獲利 #央行打房 #新竹房市 #賣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