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地上權國宅地租暴漲98% 住戶嘆「居住正義淪空談」 都發局承諾研議減免
台北市多處地上權國宅因公告地價大幅調漲,導致住戶每年需繳納的「地租」隨之攀升,部分社區漲幅甚至高達98%,引發居民強烈反彈。住戶無奈表示,地上權住宅雖能暫時解決居住問題,但隨著地價飆升,沉重的租金負擔已讓生活難以喘息,「我們享受不到房價上漲的好處,卻要替政府承擔地價飆漲的苦果」。對此,北市都發局回應,將針對地租減免措施進行評估,並檢視契約適法性與公平性。
台北市現有15棟、共416戶的地上權國宅,包括影劇五村、萬寧、萬安國宅等,均於1998年公告出售。這類住宅提供50年房屋使用權,但住戶不具土地持份,僅需按土地申報地價的5%繳納年租金。儘管契約明定租金年漲幅不得超過10%,但隨著近年公告地價大幅調升,住戶實際負擔的地租仍不斷攀高。
以內湖區影劇五村國宅為例,1999年每平方公尺地價僅2萬9000元,至前年已飆升至5萬7430元,漲幅高達98%;萬安國宅同期地價也從3萬2100元漲至4萬8900元,漲幅52%。當地居民指出,內湖科學園區發展帶動周邊地價上揚,但地上權住戶不僅無法分享土地增值利益,反因租金暴增陷入經濟壓力。
「地上權住宅原是政府的美意,如今卻成財務陷阱!」住戶批評,政策缺乏配套措施,導致弱勢家庭被迫承受地價波動風險。以影劇五村一戶土地面積38.86平方公尺的住家為例,1999年全年地租為3萬3808元,前年已增至4萬6507元,若地價持續上漲,未來負擔恐更沉重。
北市都發局強調,地上權國宅的權利義務均依當年契約規範,但理解住戶困境,將研議減免方案的適法性與合理性。學者則呼籲,政府應重新檢視地上權住宅政策,透過凍漲地租、分級補貼或延長使用權等方式,真正落實居住正義,避免弱勢族群成為政策下的犧牲者。